第三部 鹤见良辅篇(第48/83页)

而模子呢,做成铸模,用熔点低的铅,做成了两个复制品。这是最近已经比较少见的,重做活字坯子的要领。以前,是一个个挑选出铅做的活字坯子,对照文章排好版进行印刷。印刷过后,坯子要加热后还原成铅,再次注入到活字的铸模里,重新做成活字坯子,方法跟这一样。

把模子安入量化型手工抄纸机,检查了一下实际抄纸时有无什么不完备之处。不知是否因为筒子不是圆形的影响,排水时纸浆向外侧方向倾斜。这个问题通过提高底盖的开关速度、增加排水口,毫不费力地就解决了。

量化型机子做好了。

行了,终于要开始真正的造纸了。

“预定造纸张数是五万五千张!”

按BS的纸来看,就是一万八千三百三十张。

考虑到多达十六次的印刷和裁纸的失误,这一数字中差不多十分之一的纸会报废掉。

“这里我做了张一览表。”

我把花了一个通宵画出来的流程图在版台上展开。

“从原料的掺和方法,到添加剂的种类及份量,还有抄制方法等,全都不厌其烦地标得一清二楚。”

“你其实根本用不着那么做的。”

“就是,就是。我们都已经试做过多少次了啊。程序都已装进脑子里了。”

两个人都洋洋得意地挺着胸。我冲他们摇了摇头。

“太乐观了,你们俩。今后的两个月时间都要造纸。这项作业很单调,所以很容易粗心大意。由于我们是大量生产,如果错误发现得晚的话,那以后的日程就会完全被打乱。”

阿宏故意地把头扭向一边,噗哧一声笑了。

“真好啊。以前那个爱担心的道郎复活了。”

“是吗?良辅以前就爱担心吗?”

“对。疑心病重、做事谨慎、虑事周到、行事大胆,而且还好唠叨爱纠缠不休。”

“那,在学校和公司里不是很难跟人相处得好。是社会不适应者吧?”

谁要你瞎操心。

“进行下一个程序的时候,必须看看这张图确认清楚了。骄傲自满是最大的敌人。听清楚了没?”

我把流程图贴到了水池边的墙壁上。

流程之一:是调配工程。将需要用于手工抄纸机上的原料或药品进行最终的调配。

原料纸浆、填料、胶料剂、定影剂、增强剂。通通这些调配都要跟最终试制品一个样。

现阶段虽然还有可能再加以改良,但是贪得太多,修改越大,反而会与最终成品相去太远,那就没意思了。又在大城主刀的真伪试验中通过的最终试制品里,添加了若干染料,补足了纸币特有的色调。我们决定一切都靠这一调配方式了。

黄瑞香、马尼拉麻、木棉、稻秸。各种纸浆都按定量进行了量取。

大体比例是六比三比零点六比零点三,详细数据保密。在这里边加入几倍的水,进行搅拌。

里边,又搀入了由幸绪老师进行色分解得出的彩度及亮度的百分比,配合纸币用制成的染料。又用吸液管准确地计量了填料、胶料剂、定影剂、增强剂等,也搀了进去。实际抄纸的时候,还要再添加两倍的水。

为了保证质量均一,唯有事先做好大量的原料。但是,大锅里掺和得满满的。也不过只有五十公升。换算成纸币,差不多有五千张。在完成之前,还必须再正确地掺和十次。

流程之二:抄纸工程。

我把备好的黑水印用的模子,安装到量化型手工抄纸机里。

说是安装,其实只是将模子周围的突起部分嵌进络网四个角上刻着的切口里。由于上下左右的切口都不同,所以位置总是固定住的。

从搅拌得很均匀的原料中取出五十克左右。为了使黑水印更鲜明,还必须添加若干染料。于是就加人了百分之三跟纸的色调相近、彩度和明度稍稍降低了的染料。把染料控制在这一程度,抄纸时外观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且,迎着亮光看时,黑水印部分看上去很浓。

阿宏踩下脚踏开关,打开了机器的阀门。筒里的水位上到一定位置后啪地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