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难忘的朋友啊(第34/67页)

那时候,秋叶拓磨的反应真精彩,他蓦然张大了嘴巴,香烟从嘴里掉到地板上,他本人却浑然未觉。秋叶的目光闪烁不定,就像扔进了一块小石头,在水面荡开层层涟漪。

“你知道吗?”

神崎一郎捡起掉落的香烟,递给秋叶拓磨。秋叶拓磨一脸疑惑地,伸手接过了还在冒烟的烟蒂,扔进了洗碗池,终于,他身上的符咒被解除了。

“嗯,我当然知道了!……不就是指罗伯斯庇尔①还有井伊直弼②那些人的做法嘛。实行恐怖政治,肃清异己,不过,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最终这些人也没有好下场。”

①马克西米连·佛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比尔(Maximilien Fran?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年5月6日—1794年7月28日),又译罗伯斯比,法国革命家,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民革命家,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更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是雅各宾派政府的实际首脑之一。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入王宫并推翻了王政。罗伯斯比尔并未直接参与起义,随后也拒绝了审判阴谋者的法庭庭长职务。但以巴黎公社代表的名义对立法会议施加影响。9月2日,凡尔登被包围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民众担心监狱中的保王党和拒绝宣誓的教士进行报复,闯入监狱私刑处死了一千多名犯人,史称九月大屠杀。罗伯斯庇尔似乎并未煽动或设法阻止屠杀,但在此期间,他曾指控布里索阴谋与王室勾结。布里索在丹东和佩蒂翁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同年9月21日,法国成立新的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共和国。罗伯斯庇尔作为巴黎代表中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进入国民公会。12月,审讯国王,他发言11次,强烈要求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3年7月13日,马拉被保王党暗杀,26日公民公会授权公安委员会逮捕可疑分子,27日罗伯斯庇尔参加公安委员会,改组革命法庭,简化审判程序,实行雅各宾专政,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史称“恐怖统治”,许多无辜的人都被诬告并杀害,成千上万人被送上断头台。其中包括国王的亲属和大部分贵族,有人批评这种政策为“诛九族”和违反人道。公安委员会新组建革命军,一方面平定内乱,一方面击败外国干涉军,先后击退普鲁士、奥地利、英国和荷兰的联军。1794年2月,颁布“风月法令”,没收“人民公敌”的财产,分配给爱国者。公安委员会在主张激进政策、要求扩大恐怖的埃贝尔派和主张宽容、放松镇压的丹东派之间保持平衡,将两派领袖均送上断头台。

②井伊直弼(いいなおすけ;1815年11月29日-1860年3月24日)是日本的近江国彦根藩的第十三代藩主、江户幕府末期的大老。1850年(嘉永3年)其兄死亡而继任彦根藩主。围绕第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的继嗣问题,他作为谱代大名“溜间”值班室的代表,拥立与将军血缘相近的纪州藩主德川庆福(后改称德川家茂。此派称南纪派)。另一派是主张限制幕府独裁、实行强藩合议制的家门和外样大名,他们推举当时以英明著称的一桥庆喜(称一桥派)。两派发生对立。直弼于1858年(安政5年)4月就任大老后,立即决定庆福继嗣,并且不待天皇同意,就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等“安政五国条约”。由此引起尊攘运动,他则利用安政大狱,以高压手段严厉镇压反对派。但是,对大狱抱有反感的水户、萨摩的浪士们于1860年(万延元年)3月3日,在直弼入朝理事途经樱田门外时将其暗杀。

他那像背书似的回答,听起来非常别扭,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否有所隐瞒的。

走出温暖的公寓,神崎一郎立刻感受到了,最近一直萦绕不去的视线,并又一次想起了“肃清”这个词……

(秋叶拓磨)

从神崎一郎的口中听到了“肃清”这个词,让秋叶拓磨感到非常震惊,那个男人果然和青叶丘初中有关系!这一点他已经确定无疑了。说不定他是假装失忆,过来打探消息的。

混蛋,神崎一郎到底有什么图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