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肃清的教室(第61/100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的声音也听不见了。教室一下子陷入了寂静之中,只能隐隐约约地,听到油蝉发出的、如同小提琴琴弦震颤一般的低沉嘈杂声。

楼道里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很快脚步声走进3A班教室,并渐渐向我靠近。我回头的时候,视线无意中掠过黑板,然后眼光就再也移不开了。

“肃清!……”

文字虽然用板擦擦掉了,但由于光线的关系,我还是能够看得很清楚。就像被紧紧捆绑着一样,我在椅子上完全动弹不得。感觉只要一起身就会立刻瘫倒在地上,

当有人碰触到我的肩膀的时候,我的心猛地提到了喉咙口。

“混蛋!……谁?……是……是谁?”我勉强挤出一个声音。

回过头,我看到高仓千春正双唇紧闭站在那里。她的眼睛在厚厚的镜片之后,闪动着不安的神色。

束缚解开了,控制住我身体的那股力量,一下子消失了。

“喂,你在这里干什么呢?”

“弹钢琴的人是你?”

“是啊,怎……怎了?”

“那个曲子太诡异了吧……”我感叹着摇了摇头。

“是圣·桑①的《骷髅之舞》,难道有那么诡异吗?”

①夏尔·卡米尔·圣·桑(法语:Charles Camille Saint-Sa?ns,1835年10月9日-1921年12月16日)是一位属于浪漫时期的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法国政府后来以荣誉军团勋章来表彰圣·桑的成就。1921年12月16日于阿尔及尔因肺炎病逝,遗体运返法国后葬于今巴黎的蒙巴纳斯公墓。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作品有《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参孙与大利拉》《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交响诗《骷髅之舞》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描绘了骷髅在跳舞中的互相碰撞声。乐曲根据诗的内容,从半夜的钟响开始,先用竖琴在D音上反复了十二次,象征钟鸣12下。突然,独奏小提琴奏出圆舞曲的节奏,描写死神的骷髅互相击碰着出现了。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像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

“这个《骷髅之舞》弹的太不是时候了。”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让她亲眼看看,比我口头说明要快得多。于是,我两手撑着桌子,站起身来,走到窗台旁边,对她说:“你看这个。”

校园里一个人都没有,这也很正常。天上黑压压的乌云,正迅速聚集起来,非洲菊像活物一样在风中摇摆。

高仓千春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去,立刻倒抽了一口凉气——她似乎瞬间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她靠在我的身上,透过外衣,我能感受到她的体温。我抱住她的肩膀,我们两个人就这么并排站在窗边,俯视着那些非洲菊。

大颗的雨点落下来,雨水很快渗入了土壤。但雨越下越大,天色越来越暗。来不及渗入地下的雨水,逐渐积聚在地面上。周围眼看着就黑了下来,远处划过一道闪电,紧接着,传来隆隆的雷声,窗户被震得嗡嗡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