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结城宗市的笔记(第2/6页)

入院时检查:骨骼变小,营养极其贫乏,意识完全消失。面如老人,大约每隔一分钟,颜面僵呆,呈苦闷状。张大嘴发出犬吠般叫声,但说不出话。同时,伴随四肢的震颤运动,出现躯干僵直并后弓反张。体温38.9℃,脉搏较快,每分钟105次,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结膜贫血、无黄疽,未见眼睑下垂。肺部未查出体征。腹部明显凹陷,腹壁张力较强。作为神经症状,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阿基里斯腱反射皆减弱,但腹壁反射正常,未见病理反射。指鼻试验无法检查。眼底未见异常。视野无法检查。

入院后经过:从次日开始鼻饲营养。31日,与入院当天同样,无意识运动仍继续。但9月1日,运动平息,肌肉张力反而减弱,触摸四肢,也无反应。体温39.1℃,脉搏数122,呼吸数33,一般状态恶化。2日凌晨2时前后,再次开始不随意运动,不久呈狂躁状态,发出叫声,反复出现震颤状运动。经注射苯巴比妥,午前10时无意识运动平息,进入睡眠。午后4时,脉搏数120,血压90/62mmHg,对光反射迟钝,四肢的肌肉张力减弱。晚10时,呼吸数56,脉搏数 120,血压 76/60mmHg。 3日凌晨3时35分死亡。

在临床方面唯有袖手旁观而已,这种医疗,简直像是站着看屠宰动物一样。我问:“在治疗方法上真的一筹莫展吗?”谷副院长作出如下回答:“我们只是按南九州大学的指示在临床方面作些医治而已。病因不明,而且病人呈狂躁状态,发出叫喊,瑟瑟发抖,连护士也无法插手,只好远远地观看。病因不明,治疗怪病的方法只有这么摸索。”

“稍微见好的患者没有吗?”

“有个米浦的,是22岁的小伙子,入院三个月好了。不过,这是轻症及时入院的情况。因营养注射或饮食疗法而大有好转的例子也有,但痊愈是困难的。这种患者成了半残废,呆在自己家里。”

病房是集体治疗室,每室有七名患者。副院长说,特殊病房将加紧竣工。他领我参观了正在施工的与旧楼相接的特殊病房。

[第二例]川本美津 42岁 女职业:渔民发病年月日:1958年5月8日主诉:手、口唇周围有麻木感、震颤、言语障碍、步行障碍、呈狂躁状态。

既往病史:平时健康,未患过较重疾病。

饮食习惯的特异性:几乎每天都生吃在水潟湾内捕捞的鰶鱼、带鱼、黄花鱼、牡蛎等,特别喜好鱼的内脏、头,把尾部给丈夫,患者自己吃肚子到头这部分。

现病史:1958年5月8日,两手手指开始感觉麻木,逐渐波及到前臂,进而口唇及口周围也有麻木感。6月,手开始震颤,7月,言语拖长并含混不清,同时步行失调。从8月10日前后不能行走。从19日起,感情易变性强烈,又哭又叫,时呈狂躁状态。从20日开始不能识别人,进而手脚不随意运动加剧。同时从20日起大小便失禁,持续约一周。8月30日入院。

入院时检查:有强迫笑貌、强迫哭啼,精神状态不安,震颤运动不断反复,有时发出犬吠般叫声。入院后经过:入院后精神神经症状恶化,9月4日意识不清,面部呈假面具状,震颤运动剧烈,时呈弓反张。自4日起连续三天每天10毫升使用糖皮质激素,7日意识恢复,8日可以坐起,震颤运动有所减弱。9日肌肉强硬也减轻。12日,虽有失调性,但行走已可能,言语呈明显的断续性、错乱性,但还能听懂意思。17日前后恢复到可以阅读杂志的程度,但感情易变性强,嫉妒心重,是值得注意的。自10月1日开始,连续每天用20毫升解毒药,进而自6日至17日连续每天用600毫升卵胞激素治疗,可见锥体外路性症状与入院时相比逐渐改善,开始能自己吸烟,吃饭时也几乎不再把饭弄洒。

[第三例]上野市太郎 26岁 男职业:木工、司机、渔民发病年月日:1958年7月下旬主诉:上下肢麻木、言语障碍、步行障碍。

既往病史:平时健康,未患过较重疾病。每周饮酒二、三回,每回五百毫升。

饮食习惯的特异性:常吃近海的章鱼、带鱼、多鳞鳛、鲜鱼等,发病前一个月,发觉生着吃好吃,开始生吃带鱼、鲜鱼等。

经过:1958年7月下旬,有一天,喝了大约六百毫升白酒,之后睡了三个半小时,醒来发觉两上肢、右脚跟麻木。其后,口唇、舌也逐渐出现麻木感。言语缓慢、拖长、结巴,步行失调。穿木屐时一开始知道,但渐渐就失去还穿在脚上的感觉。同时,视野开始缩小,只能看见正面,难以看见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