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在场证明宣言:时刻表诡计(第4/6页)

“但是,不在场证明的诡计,读起来也会很累啊。乘几点几分开出的什么什么快车,在什么什么站下车然后坐上几点几分发的什么什么号去什么什么地方,光听这些,脑子都乱了。也有的把关键环节的时刻表贴在书里,但说实话,我从来不看那种时刻表,看了也不明白。”

“看来你是真的一点都不懂读者的心理啊。”我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些‘拆穿不在场证明’类型的爱好者也不会看那个时刻表。”

“啊,是吗?那怎么推理呢?”

“他们才不推呢。他们只是漠然地看着小说的主人公进行推理而已,所以不累。听了谜底之后,迷迷糊糊地感觉自己明白了,就满足了。”

“啊!”天下一瞪大眼睛惊叫了一声。“可是,”他略一思索,说道,“纯本格推理小说迷阅读时,说不定也是这样的啊。”

“那还用说?所以,不要再发牢骚了。”我拍了拍天下一后背,说道,“我们还是回到小说的世界中吧。”

我们对包括蚁场在内的几个案件相关者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嫌疑人的范围不断缩小,最后只剩蚁场一人。

但是,正如蚁场坚持的那样,他有完美的坚不可摧的不在场证明。我们的调查无法进展下去了。用一个非常俗气的比喻来说,我们触到暗礁了。

“果然……”刑警天下一在一旁跟我说,“蚁场也不是凶手吧。”

“不不不。”我摇头道,“还不能这么断定。”

“但他有不在场证明。”

“对,但那反而更可疑。”

“如果你说因为有不在场证明所以很可疑,那么还有一些人也有不在场证明呢。”

天下一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明明知道我的立场,还是故意装傻。

“不,蚁场很可疑。”我依旧坚持己见,“他也有杀人动机。”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天下一说道,“蚁场指使其他人杀害了株子。然后,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啊?哦,也有这种可能性。”我气得直咬牙,这家伙真多嘴。“不,这个事件,应该还是单独作案。我觉得是蚁场一个人干的,没有人帮他。”

“可能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话虽这么说,”我故意咳嗽一声,说道,“但这是蚁场一个人作案。这厮肯定使用某种圈套制造了不在场证明。对,一定没错!”

“是吗?你有什么根据?”

“根据?啊,这是一个警察的直觉。”

天下一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瞪了他一眼。

“拆穿不在场证明”类故事的天敌就是有共犯存在。如果最可疑的人有不在场证明,那么按照惯例就应该首先怀疑会不会有共犯。然而,要证明没有共犯,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世上是不会有警察因为找不到共犯便否定其存在的。但是,在这类小说中,如果总是拘泥于这一点,小说的情节就无法展开,读者也会着急。在这个时候,以“警察的直觉”为挡箭牌,是最好不过的手段。“不管怎么说,还是仔细分析一下蚁场的不在场证明吧。要彻底调查他下午四点从东京出发,前往轻井泽之后,能否在十一点之前到达大阪。”虽然多少有些勉强,但事情总算朝着“拆穿不在场证明”的方向发展了。

显而易见,调查没有任何进展。如果简单地依靠调查时刻表或多方打听就能破解诡计,就无法保证传统的“拆穿不在场证明”类故事的趣味性。有没有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的可能性,或者利用一条谁也没有想到的路线?经过多方调查,将这些可能性一一排除,才是这类小说的看点。

“唉,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调查搁浅,收到的全是没有价值的报告。在搜查会议之后,我坐在椅子上叹息。“这个不在场证明,怎么也拆穿不了了。”

“气馁了吧。”天下一在一旁若无其事地说。

“你还真沉得住气。这个系列的主人公本该是你呀。”

“但现在我的角色不同了啊。”天下一拿着一面小镜子,照了照三七分的发型,摆了一个奇怪的姿势。

“你要是不出面解决,这个故事就无法收尾。快想想办法。”

“真没办法。”他把镜子放在桌上,说道,“帮我联系蚁场耕作,看我怎么让他不打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