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3/4页)

当然,他也不是委屈自己的人,趁着打折买了两百斤上好大米,藏蓝色和军绿色粗布料若干,这个做外套耐磨,白色府绸若干,可以做衬衣,柔软细棉料子若干,可以做内衣。灰色羊毛线两斤,藏蓝色一斤,能做两件替换的毛线背心了。还有各色糖果、酒、营养品。以及平日可能用不上,但必然有用的日常用药。

青川有轻微心悸的毛病,他每月要花三十个积分买药丸,过年打折,就攒了半年的量,一下子额度就只剩一百不到了。

“诶,我好像也没买多少东西啊?怎么就没了?”青川扣着手指一个一个算,别看零零散散都是小东西,没想到加起来那么多。

在古代的时候他还能奢侈得冬日用炭夏日用冰,到了近现代反而什么都用不起了。

村里给村民按着人头发了粮食和鱼菜,让他们可以自己在家里煮年夜饭。但是没有铁锅,家家户户都只能烧一些炖菜蒸菜。青川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太奢侈,他就做了红烧鱼、手抓鸡,还有两盘素菜和一盘金桔子摆盘,就算很丰盛了。

在堂屋的桌子上有两个藤制食盆,放着干花生、红枣、南瓜子、柿饼和供销社那种廉价散糖,这是为明日来拜年的孩子准备的。就是最困难的家庭也要为那些孩子准备些东西,大家相信新年第一天的孩子可以带来喜悦幸福。尤其是新婚的还没有孩子的家庭,都盼着这些孩子们过来讨喜呢。

因为已经分家,所以除夕要自己过,但是第二天需要去长辈那里拜年。

按着规矩,只要老太太还活着,他们初一都要去拜年,长大的孩子要给老太太准备一些年礼,青川也要。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卷五尺长深灰色的棉布,足够做一件成人的衣服,还有多的给小孩子做件。以及一罐麦乳粉,用玻璃瓶装的,因为之前的容器不太合适。还有一盒酥脆饼干,用油纸包着装在铁盒里。

“怎么买了那么多东西?”老太太果然很惊喜,虽然嘴上说着嫌弃的话,可是情绪是不能骗人的。“等过些日子,娘让你大姨给你找个好的。你现在有工作,有工资,是个工人,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呢?就是县城的姑娘也配得上。”

青川对结婚这件事一点兴趣也没有,“大过年的就不说这个了。我如今只想一个人好好的。”

老太太见他十分抗拒,想着青川也才十八,过了年十九,按着周岁还要减一岁,年龄还不算大,等两年也使得,便不再提这件事,把话题转到别处,“你大姐明儿过来,她前头的两个孩子也过来,咱们面子上还是要做好,你准备两份压岁包。”

“我知道的。”青川点点头。

青川出了老太太的屋子,看到大嫂抱着孩子在院子里玩,“大嫂,大姐儿。”他拿出一个压岁红包,里面只有两毛钱,村里给红包大都是这个数字。另外还有一包用粳米磨得很细的米粉糕,一块用热水泡开就是一碗米糊糊,专门给孩子买的,按着一日三餐一个月的量。

“这是什么?”大嫂把孩子放到一边的竹筐里,手忙脚乱的接过大纸包,“诶?米粉?”

大嫂特别惊喜,大姐儿一周岁了,就需要一些细软的食物,这种白白的米粉是用大米最好的部分打磨出来的,在供销社卖得很贵,大嫂都舍不得买,平日用大食堂锅边一点混汤就糊弄过去了。如今青川送来这么多,节省一些,一日吃一块能吃好长时间了。

“你有心了。来,大姐儿谢谢小叔。”

大姐儿站在竹筐里,咬着手指傻愣愣的看着,不明白母亲在激动什么。

青川回到家里,把院子的门打开,等着孩子来。不过这边真的很偏僻,明明村里孩子不少,最后来的孩子却不是很多,青川给他们每个人都塞了一兜的糖果,还拿出炼乳给每个孩子泡了一杯香甜的牛奶。孩子们喜欢这么大方的主人,他们叽叽喳喳的在青川的家里待了很久。

这三天是难得的休息天,青川什么都不想干,送走孩子后他懒洋洋的躺在床上。

被子已经换成了厚厚的鸭绒被。鸭绒清洗去味之后缝进了两层的化纤布料里做成被子,压平整之后再缝成一个个小格子,套上打补丁的棉布外套,摸着松软轻飘,盖在身上却十分暖和。还有多余的做了一件扣子小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