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晨祷(第2/7页)

在老教堂那扇大门上方雕刻着另一些奇观,但是丝毫没有令人感到不安。它们并不意味着世间的邪恶,或地狱里的苦难,而是福音传达到已知世界和正在传播到未知世界的见证。因此,那大门用基督的语言表达了灿烂的大千世界已达至的团结祥和的远景。

这是门槛那边即将举行的会晤的好兆头,我自语道。在那里,因为对《福音书》大相径庭的诠释而已相互敌视的人,也许今天将再次相聚在一起,提出他们各自的观点。我是一个为个人的遭遇而痛苦的软弱的罪人,而他们却是为见证基督教史上如此重要的事件论争。与刻在拱形门楣上象征和平安宁的宏伟诺言相比,我个人的痛苦是多么渺小。我请求上帝宽恕我的脆弱,我怀着甚为平静的心境跨过了门槛。

我一进去,就看见两个使团的成员面对面地坐在排成半圆形的长凳上,中间放一张桌子,把他们分隔开,修道院院长和红衣主教贝尔纳坐在首席。

我给威廉当书记员,就跟着他。他让我坐在方济各修士那边,那里坐着米凯莱和他的随从们,还有从阿维尼翁来的一些方济各修士:因为会晤不应该成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之间的较量,而是支持方济各会的人和对他们持批评态度的人之间的一场辩论。大家都怀着一颗天主教信徒对于教廷的正当的虔诚之心,聚于一堂。

立场站在切塞纳的米凯莱一方的,有阿基坦的阿诺德修士,有参加过佩鲁贾方济各大会的纽卡斯尔的乌戈修士和阿尼克的威廉修士,还有卡法的主教贝伦加·塔罗尼,贝加莫的博纳格拉齐亚,以及阿维尼翁教廷的其他方济各修士。对立的一方,有来自阿维尼翁自称是博学者的洛伦佐·德克阿尔科内,有帕多瓦的主教和巴黎的神学家约翰·达诺。坐在沉默不语若有所思的贝尔纳·古伊身边的有多明我会的约翰·德·波纳,在意大利,人们叫他约翰·达尔贝纳。威廉对我说,那个人几年之前曾在纳博纳任宗教裁判官,在那里他审讯过许多苦行僧和过激的虔诚教徒;但是因为他把一个牵涉到基督守贫的论点指控成异端,所以遭到了当时在纳博纳城的修道院任二品修士的贝伦加·塔罗尼的反对,上诉给教皇。当时约翰对此犹豫不决,就召集双方到教廷辩论,没有得出任何结论。不久以后,方济各会在佩鲁贾集会表明了立场,这我已经说过。最后,阿维尼翁方面还有其他代表,其中有阿尔波雷亚的主教。

修道院院长阿博内宣布开会,他认为有必要综述一下新近发生的事情。他回忆说,一三二二年,方济各修士在切塞纳的米凯莱领导之下聚集在佩鲁贾,经深思熟虑后,他们确认基督以及遵循其教诲的门徒,为了树立完美人生的楷模,从未共同拥有过任何财产和封地,并且确认这是天主教正当虔诚的信仰,是从有关著作诠释出来的真理。为此,放弃拥有一切财物是神圣和值得称赞的,而且基督教的创始人始终遵循这条神圣的教规。早在一三一二年,维埃纳的世界公会议也赞成这条教规,而且教皇约翰本人于一三一七年在有关方济各修士状况的,以“就某些人而要求”开头的教宗谕旨里,曾评价说那次公会议提出的神圣决议是清晰、扎实和成熟的。因而,佩鲁贾方济各大会认为罗马教廷所一致赞成的教义是正确的,理应视为永久性的教规,不能以任何方式背离它。所以,他们进一步确认了世界公会议的决议,至高无上的神学大师们也都在上面签了名,如英格兰的威廉修士,德国的亨利修士,阿基坦的阿诺德修士,还有管辖省区的大主教们和教士们;决议还得到许多有名望的人士的确认,如法国的牧师尼古拉修士,自称博学的主管四大省区的总牧师威廉·波洛克修士,博洛尼亚的托马索修士,圣方济各所在省区的彼得修士,卡斯特洛的费南德修士以及托伦的西蒙修士。不过,阿博内补充说,第二年教皇就颁布了谕旨《致教规的创始人》,贝加莫的博纳格拉齐亚修士上诉表示反对,认为那道谕旨与他的教会利益相矛盾,于是教皇揭下张贴在阿维尼翁大教堂几道门上的谕旨,多处作了修改。但实际上修改得更加严厉了,直接的后果就是,博纳格拉齐亚修士被捕入狱,被囚禁了一年。教廷的严厉是毋庸置疑的,同年教皇又颁布了现今著名的谕旨《当某些人中间》,严厉谴责了佩鲁贾大会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