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里的囚犯(第5/5页)

千千岩对这个提问没法明确回答。只是说看完电影之后回家睡了。可是,却没有任何足以证明的客观材料。外浦胜范是找到了,但他的死亡真相却仍是一个谜。

现场勘察、尸体解剖和车子检验等完了之后,有关的三个警察署的侦查人员,决定集中在沼津警察署,把在这以前搜集到的侦查材料汇集到一起,研究确定今后的侦破方案。

“三署会议”对犯人千千岩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可千千岩和外浦除了在现场相遇之外,别无接触。千千岩坦率地承认杀害了女老板,可又明显地后悔自己不该这么做;对杀害外浦这一点,他坚决否认。这种心理上的矛盾也阻碍了侦查人员下定判断的决心。

如果象千千岩供认的那样,外浦是在杀人之后经过现场的,那么外浦就不知道他的罪行。即使后来尸体被发现,知道有人犯了罪,也不会知道是千千岩干的。何况发现女老板的尸体,是在7月13日,第二天外浦就下落不明了。这时,她的身份还没有报导出来。

即使在千千岩作案之前经过那里,情况也是一样。而且这种时候,千千岩也许会停止作案。如果正好在作案的时候经过那里,那么,在那里就免不了会发生纠葛。可是,两人若无其事地分开了,外浦跟平常一样把车开走了。

“因为他心狠手辣,既然可以强奸并杀害女办事员,那么在作案现场相遇,当然就会毫不在乎。”有人这么说。但大家不同意这种看法。

“会不会是被杀害的女办事员的妹妹出来报仇呢?”又有人提出新的看法。

“她妹妹怎么知道外浦的住处呢?在我们推断出外浦时,他已经从热海失踪了。由于下田出租汽车公司要求追查,这才知道他已转移到了下田。”

“能不能设想外浦主动和死者的妹妹联系呢?”

“外浦为什么要主动去联系呢?”

“在奸污并杀害了姐姐之后,是不是想打妹妹的主意呀?”

“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性,但从犯人的心理来分析,有些勉强。即使有这种事,外浦也不会从自己嘴里说出他就是犯人。”

“会不会是空泽省吾?”又提出来一种新的看法。

“空泽为什么要杀害外浦呢?”

“跟死者的妹妹一样,空泽很爱女办事员,为了给心爱的人报仇。”

“可这跟妹妹的情况一样。空泽同样不知道外浦的住处。外浦也没有理由与空泽取得联系。”

“我认为有理由。”

“有什么理由?”

“假如外浦杀害了女办事员夺走了什么,其中又有能抓住空泽的把柄的东西的话……”

“即使抓住了空泽的把柄,可那是从女办事员那里夺走的,在威胁空泽的时候,还得承认自己是强奸犯。这对外浦来说,必须在冒着极大危险的同时,手中持有比强奸杀人罪更大的王牌。外浦有这种王牌吗?”

“空泽省吾是个只要榨就能出油的人物。有谣传说,他是企业集团的秘密情报工作人员。也许从女办事员强夺来的东西,察觉到了那家伙的秘密。”

“对啦!如果空泽是犯人,他可能会有酒吧间的火柴。”

一个新的窗口打开了。空泽省吾每天夜里在银座、赤塚冶游,那还有不出入酒吧间的。

随即去问酒吧间原来的店长。女老板死后,这家店子仍由原来的店员继续营业。

“女老板在世的时候,空泽先生常来光顾。现在不见他来了。”

得到这么个答复,侦查本部高兴了。可是,侦查本部掌握到的线索只有火柴。在酒吧间里,众多的客人都可以拿到同样的火柴,光凭这个把空泽和外浦联系起来,证据未免太不足了。用手里这么一点点的材料去对质,就有可能露出破绽,而让犯人得以逃脱。看来,有必要把外浦的死和女办事员被害的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侦查。侦查本部采取了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