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险遭不测(第6/6页)
这期间正是穗高连峰上瑞雪初降,攀登上高地的高潮已过,大量游客涌来观赏红叶的季节到来之前的空闲期。
通过鉴定证实,这些照片拍摄时间不到一年。为了搜寻从去年九月底至十月初这段时间永仓和裕希子的行迹,在当地警察署的协助下,对上高地一带的饭店、旅馆进行了逐个检查。
在上高地五千尺旅馆查到去年九月二十九日起有一对酷似永仓和裕希子的情侣在此住了两夜。旅馆完好地保存着他俩的住宿登记卡。笔迹鉴定的结果确认,签名出自永仓之手。
刑警向旅馆服务员出示两人的照片后,对方回答说,很象当时留宿的那对情侣。这样一来,永仓同裕希子挂上了。
永仓杀了妻子后远逃罗马。与此同时,裕希子也朝同一方向作海外旅行。
——这种巧合说明了什么呢?
从杀人现场的情况看,不能认为是有计划的犯罪。假若早有预谋,就应当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伪装,然而未发现这种迹象。
放弃未来的高官厚禄杀死妻子的犯人,其结果只能是堕入无底深渊,永生永世过逃亡的生活。
被通缉的犯人逃窜的目标,很可能是昔日恋人的怀抱。倘若昔日的恋人热情接纳他,那就不会再起杀人之祸。
但是,假如她已忘却旧好或者又得新欢了呢?即便不是如此,出于自私的目的抛弃了她现在又成了杀人犯的永仓,倘若再去追逐沉浸在海外旅行的欢乐之中的昔日情人而遭到拒绝的话,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永仓现在已走投无路,去海外旅行的裕希子是他唯一可以投靠、最可信赖的人。假如裕希子拒绝他,一个犯人在感到绝望时,说不定会铤而走险,再次以身试法呢。
“穗积裕希子的处境危险!”
河西刑警得出了值得忧虑的结论,但又不能派人去保护她。现在尚不知永仓是否与她接触了,首先应当弄清这个问题。裕希子要摆脱他的纠缠,就应当中途结束旅行,提前归国。假使永仓也跟着撵回日本,那他就是飞蛾赴火,自投罗网。
总之,应当了解一下欧洲旅行团现在何地,向导游说明事情原委,弄清永仓是否已经露面,并请他们保护裕希子。
但是,那个导游又是河西担任侦破的另一命案的重要嫌疑犯。
“事情可麻烦啦!”
河西感到左右为难,不由得苦笑起来。
事件的中心人物全都集中在海外,国内的搜查只能望洋兴叹,干着急。
河西觉得浑身毛焦火辣,一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