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回归祖国的同案犯(第3/7页)
栋居再次赶到团子坡的花店。
“我就是打电话询问过奥山先生最后一次买大岩桐花日期的警察,是曲町警署的,关于这件事情,我还想再打听一下。”
“打听什么呢?”店员有些不安。
“当时奥山是直接来买花的吗?”
“是的,他经常一个人来店挑选、购买。”
“请您好好地回想一下,那次确实是一个人来的吗?有没有什么人来预订、请你们花店派人送去的例子呢?”
“您是问预订吗?”
“这种情况还不少吧。”
“每逢过生日或举行晚会,预约送花上门的确实不少。”
“我问的是那一次。您是否还清楚地记得奥山最后一次来买花的情形。”
店员突然改变了口气:
“让您这么一提醒,我想起来了,当时是把大岩桐花送到奥山家去的,是有这么一回事。”
“这花是谁预订的?”
“不是奥山本人。”
“你认识这个人吗?”
“毕竞是去年八月份的事啦,不知道预约的传票还在不在。”
“预约也记传票的吗?”
“记买主、预定人住址和姓名,品种等等。”
“有电话预约的吗?”
“有、而且不少。但也有亲自到店里来预订的。”
“预约传票保留多少时间?”
“老主顾预约的始终保留着,不是老主顾一个月后就销毁了。”
“奥山先生大概算老主顾了吧。”
“不,所谓预约的老主顾,指的是每年自己的生日和母亲的生日、以及结婚纪念日等定期登记买花的顾客。”
“给奥山预约送花上门的不是那些日子吗?”
“大概也是的吧。说不定把他也当作老主顾保留着传票,查阅一下吧。”
“这就麻烦您了。”
店员暂时离开柜合,走到里间。幸好现在正是顾客少的空闲时间。花店的橱窗里陈列着温室栽培的郁金香、小苍兰、秋牡丹等鲜花,缤纷撩乱,斗奇争艳。还放着三色紫罗兰、千日莲等盆栽。
看不到大岩桐花,不知因为季节不适时呢,还是因为失去了唯一的买主。
等了十分钟左右,店员手持一张传票从里间出来。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栋居要的那张找到了。
“还在呢。”店员说。
“写着预约人的姓名吗?”
“请您看吧。”
店员递上传票。传票上的买主是奥山谨二郎。预约人一栏里记着下述内容。栋居的目光被这几个字吸引了:
——前田良春、文京区目白台三——二十X——XX。前田良春在这里出现了。传票上的日期是八月五日。奥山死亡的推断日期是该月十日至十三日。把奥山死后的时间估计得长一点,那么送花上门恰好是死亡的五天前。店员的记忆没有错。
能不能这样假设:前田在奥山死亡的前五天向他赠送了大岩桐花。如果前田同奥山的死亡有什么关系的话,他难道不要隐瞒这个事实吗?反过来推论,前田欲遮“花痕”,不就说明了他事实上同奧山之死有联系吗?如果前田杀人是千岅唆使的,那么,对凶手来说行凶前几天送给被害者的大岩桐花无疑是致命的罪证。所以凶手要把大岩桐花带走。
犯人一定认为,把罪证遗留在现场,还不如把属于现场的东西带走。
如果凶手就是前田的话,他向奥山赠送大岩桐花的时候,杀人动机应该还没有产生。因为他不可能把以后可以证明杀人罪行的证据当作礼物来赠送。这么说,杀掉奥山,是在赠大岩桐花以后的五至八天内确定的。
这五至八天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栋居发现奥山尸体,是在调查原釜和米泽回来的数天之后。热海的神谷胜文送给栋居十首奥山诗作,栋居就是从中受到启发查出奥山地址的。
以后,相继发生了奥山死亡及栋居发现奥山尸体。虽然这个顺序是偶然的。但可以认为凶手是在察觉栋居的行动后抢先一步下手的。要真是这样的话,凶手怎么会知道栋居动向的呢?这也说明栋居的侦察行动给凶手造成了威胁,而且是五至八日里的侦察行动。即从前田向奥山赠花的八月五日开始,到奥山死亡的推断日期——八月十至十三日为止。
栋居去原釜是八月二日,在该地住了二天。四日再到山形,五日回东京。以后就一直在东京了。栋居对罪犯造成威胁的侦察活动,很可能就是那次的原釜、山形之行。对啦,千岅如果知道栋居外出调查的目的地,一定会感到具有很大的威胁。栋居到原釜和米泽,就是去查奥山下落的。千板只要监视栋居的活动,跟踪栋居的足迹,就会轻而易举地探出栋居的侦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