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遗留有花粉的现场(第4/6页)

这是那须警长的开场白。

接下来,案情发现当天负责调査酒店住宿客人的调査小组做了报告。

“我们对当天夜里入住酒店四百八十个客房的七百一十一名客人,做了彻底的调查,其中六百九十名客人被取消了嫌疑。剩下的二十一人当中,有十人登记的住址与实际住址相符,另外的十一人登记的住址都是假的。”

“那十名与实际住址相符的客人为什么还不能取消嫌疑?”那须问道。

“因为他们在离开酒店之后又到国外、国内的其他地方去旅游了,目前无法联系。”

“前台服务员对那登记假名字的十一个人有没有什么印象?”

“十一人中的三对六人是没有预定房间来入住的,他们是开的钟点房,只住了几个钟头就退房离开酒店了。还有一对客人虽然预定了客房,但是填写的住址与实际不符。剩下的三位都是男性单独来的客人,都是没有预约正好路过就进酒店来的,只不过他们三人在第二天一大早就退房离开了酒店。”

如果是凶手的话,肯定是一作完案就立刻脱离酒店才对,从凶犯的角度来考虑,他(她)不可能在作案后还悠然地在酒店里住上一晚上再走,所以这三个男性住客应该没有犯罪嫌疑。他们之所以会在酒店登记卡上留下假姓名和住址,是因为有其他隐私方面的原因吧。另外,男女情人伴侣到这种酒店里来开房间,用假名字登记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也不能排除酒店住客以外的人作案的可能性吧?”那须进一步询问道。

这家酒店在四面都有进出口,行人可以自由地进出。像大都市这样的大型城市酒店,进来的人不仅仅是来投宿的客人,酒店里面还有餐厅、咖啡厅、酒吧等娱乐休闲场所,有些人只是去这些场所消费,或者是举办婚礼、宴会、国际会议、聚会等活动。

另外,还有一些人只是利用酒店大厅作为等人的约会场所来使用的。还有个别人只是进酒店来借用一下酒店的厕所而已。这些非住宿的人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在酒店里晃来晃去,甚至可以自由地去某客房楼层。

如果凶手是潜伏在这些人群当中的话,那么查找凶手就无异于大海捞针了。这次凶杀事件虽然不能排除是流窜犯作案的嫌疑,但警察们大致上认为凶手是被害人所认识的人。

接下来,负责排查死者公司的调查小组做了报告。

“现阶段,还没有发现死者在公司里有关系比较亲密的异性朋友,但调查范围还没有扩大到公司外围,或许死者在公司外头有着关系不一般的女性朋友。”

“听说被害人在公司里口碑还挺好吧?”

“是啊,大家都说他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也很会照顾别人,上司对他也很信任,在同事之间人缘也非常好,目前还没有査到他在公司里面有什么仇人。”

“那么,他参加工作之前呢?”

“他是七年前从F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了现在这家公司的。他父亲在静冈市开了家茶叶铺,他在家里排行第二。父母和哥哥都住在老家。”

“最好把他在参加工作之前的大学时期的人际关系和他老家那边的人际关系也摸一摸。”那须一面回味着他们的调査报告,一面说道。

案情目前还没有显著的进展,第一次搜査会议的会议总结如下:

一、继续追踪死者的同伴弘子。

二、调查死者公司内外的人际关系。

三、摸清以死者住所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四、继续调查案发时酒店的住宿客人,特别是那尚未联系上的11名客人。

五、调查死者参加工作前的人际关系。

六、留意査找有关现场的兰花出处。

七、继续调查有无流窜作案的可能性。

3

解剖后的尸体被木原荣作的家人领走运回了老家,在那里火化后,安葬在当地的菩提寺里,让死者的灵魂在故乡得以安息。

从死者追悼会的规模,可以看得出死者的家族在当地的势力和人际关系。来参加追悼仪式的大都是死者的亲戚朋友,负责调查死者老家人际关系的调査人员,凭借着吊唁者名单逐一排除前来吊唁人的嫌疑。

当然,对于那些发唁电的人和送花圈来的人也进行了排查。来参加追悼会的人共八百名,唁电有三百六十通,花困七十六只,调査人员对所有这些人都进行了逐一调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