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神秘的手绢(第6/8页)
在飞车队这样的组织里,“风神”的成员具有高超的驾驶技术。他们追风逐电般的奔驰速度和好斗的驾驶令其他飞车队望而生畏。三尾几次乘坐泽井的车子,被他粗野疯狂的飞车吓得魂飞魄散。
摩托排气筒发出突突的声音,如同军舰上的大炮射击一样轰鸣,他们霸占着高速公路狂奔飞驰,势不可挡。警察对他们也只能望“车”兴叹,束手无策。他们甚至感觉到道路中间的分道线的压迫,受到阻碍。只有在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这毫无目的的狂奔、没有终点的疾驰的时候,他们从社会生活中被排挤出来的死去一般的年轻勃发的生命力才真正得到充分的发挥。尽情发泄以后的无目的性和非生产性使他们陶醉麻木。而且为了这种麻醉,也无须任何努力。
现在,“风神”正在逐步重新组织集团。
按照新的交通管理法第68条关于“禁止共同危险行为等”的规定,飞车属于犯罪行为。飞车队集体奔驰,将作为犯罪行为予以取缔。就是说,将不容许飞车队本身的存在。
“现在正是我们奔跑的时候。”泽井说。
只要在摩托车上安装可以接收警察通过无线对讲机进行联系的装置,就可以完全掌握交通管制的情报,轻而易举地逃避警察的检查。
“管制越严,我们越要跑。在环行路或者空地上跑,那不叫跑。只有无视交通信号、冲破一切规矩、压倒所有警察和对抗团体的飞车才是真正的飞车。”泽井说。
“风神”被强行解散后,泽井打算聚集其中的少数精英东山再起。这些人都是“风神”中以一当十的精锐分子,以他们为核心,再网罗其他团体的高手,重新组织不是飞车队、而如同是为了推翻现体制的反叛者的团体。其成员几乎都是从少年教养所或者劳动教养院释放出来的人。
“你也别在银行那种地方尽给别人点钱,还不如和我们一起干哩,一定非常痛快。”泽井这样劝诱过三尾。
“我没有你们这种气魄和技术。”
“摩托车是活的。只要它理解你的心情,就会顺着你。这样,它就成为你的手脚。”
“我这个人好像适合给别人点钱。”
“我当然也不会老这么干下去,只是现在不知道干什么好。高考上大学,然后当上什么公司的职员,接着结婚生孩子,这有什么意思?正因为自己不想这样,才一意孤行,结果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要是早知道结果是这个样子,无非要不无条件投降,要不死命抗拒而已。”
“你能想像出我身穿西服、按时去公司上班的样子吗?”有一次,在飞车以后,泽井对三尾说过自己的心里话。
“实在无法想象。”三尾对脑子里的想象不禁失笑。
“但是,我自己能想象出来。现在干的只是一场闹剧,完全是瞎胡闹。这场闹剧很快就要结束,最终我们仍然无法逃脱这个社会机制的约束。”
“没想到你还这么想。那为什么还要恢复风神呢?”
“风神是永恒的。即使我们现在玩的是闹剧,但从中可以多少认识社会。我想把这个剧场保留下来。”
虽然三尾无法赞同泽井的说法,但如果真的是一场闹剧,无疑是一种青春剧。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加入飞车队的吗?”
“不知道。”
“我想告诉你。愿意听吗?”
“那当然。”
“我的母亲和老师睡觉了。”
“什么?”
“得到父亲许可的。”
三尾无法理解泽井的话。
泽井的父亲经营一家小企业。他由于自己没有上过学,总觉得低人三分。是大企业下面承包的小企业的再下面的承包小小企业,饱尝社会的艰辛。对母公司的那些大学毕业的年轻职员都要低三下四,唯唯诺诺,不论多么屈辱苛刻的条件,都得忍气吞声地接受。因此,他觉得不能让孩子再这样抬不起头来,一定要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只要考上大学,将来在一流公司工作,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泽井的父亲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初中毕业的时候,泽并的成绩是“上-”。正好在进入将来可以直接升入—流大学的附属高中的合格分数线上浮动。这所高中的录取标准,除了考试成绩外,还要参考班主任的意见。所以,决定泽井能否进入这所学校,班主任的意见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业成绩并不重要。如果班主任对该生的评价很坏,根本就没有希望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