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凶恶的“鼠尾草”行动(第6/7页)

“将十三名居民及七名外来者全部解决。”

这个命令决定了十三名居民及七名外来者的命运。打那以后,他们将为改变自己这可悲的命运进行殊死斗争。

塚本二佐对解决这些人的办法,考虑采用将整个风巢从地上抹掉的方案。对原来就将成为荒村的销声匿迹,谁也不会介意。由于这块土地已不再适合村民居住,所以人都迁走了,一切都该返回自然。要把这深山里的小村抹去,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雪崩。塚本为了执行“鼠尾草”B行动,已经跟这行动部队的副队长日野一尉探讨了风巢在地形上发生雪崩的可能性。

日野一尉是一位毕业于名牌私立大学,后又重进防卫大学的奇特人物。在念私立大学时,曾经是登山俱乐部主任,后在山地部队服役中,受同大山岳会派遣,参加喀喇昆仑山脉的远征队,有首先登上两座无人攀登过的山峰的登山队队长的光辉记录。日野一尉也是称作“塚本学校”的突击教育班首届毕业生,是塚本最信任的一位得意门生。B行动队的指挥权实际上在对山地情况熟悉的日野手中。

“根据目前侦察到的情况看,风巢的位置处于水不入下方约一公里远的平地上。这块平地在仙丈岳西侧河童泽右岸。河童泽在风巢村附近变宽,成为浅滩。河童泽左岸陡直,岸边变成斜坡,才有了一块地势平坦的土地。但这儿原来都是山谷,雪崩容易在左岸发生。据我的观测,雪崩最多只能达到左岸边,无法危及位于右岸腹部的风巢村。正因为这样,才在那儿形成村落。”

“照你的看法是无法采用雪崩来埋没风巢村的罗?”

“从长谷村公所得到的资料看,风巢村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传说是平家的散兵游勇在此落户形成村子。不知道这传说是不是可靠。反正村子的历史越长,应该说这村子的地理位置也越是安全。”

“有几百年历史的村庄被自然灾害毁灭,这种例子也很多。刹那间把风巢村埋没的大雪崩,在地理位置上有没有可能?要是在理论上说不通的话,及早考虑别的措施。”

“从右岸的坡度、积雪情况以及风巢地理位置上看,要发生自然雪崩是不大可能的。”

“那么制造人工雪崩有没有可能呢?”

“右岸上方全是密密的森林,没有产生雪崩的条件。从水不入下方到风巢对岸一带树木稀疏,就比较容易产生雪崩。我来这儿之后,已经亲眼目睹了好几次小规模的雪崩。眼下的积雪是八十厘米到一百厘米左右,风刮起的雪堆有两米至三米高,左岸的平均坡度约四十度。这几天的恶劣气候又积起了新的雪,处在容易发生干雪雪崩状态,雪量已经足够了。问题是要使左岸产生的雪崩达到右岸的风巢,要用多少动力才行?”

“你是说要是有足够的动力,就能使左岸的雪崩埋没右岸的风巢村罗?”

“有这个可能,不过……”

“不过什么?”

“产生这么大的能量,也许会在无法预料的地点诱发别的雪崩,那就会使自己人陷入危险境地。”

“在这之前转移到安全地带不就行了?”

“诱发雪崩跟‘鼠尾草’A行动是同时进行的。执行B行动就会影响到另一个行动计划的完成。”

“那倒难了。好吧,在A行动告一段落之前,B行动待命。但是,在这期间必须做好执行B行动的一切准备工作。”

以日野一尉为首的工作班,对风巢对岸的地形作了细致的侦察。结果发现,左岸虽有相当数量的积雪,但坡面却很稳定,并没有发生大雪崩的内应力。如果加上人工动力,在地形上也无法达到风巢一带。虽然不时有小雪崩发生,但在五十多度的陡坡上只是些稀稀拉拉的散雪,几乎没什么破坏力。

“无法釆用雪崩。”

接到日野一尉报告的塚本又不辞辛劳地考虑起中策来。对山谷地进行侦察的同时,A行动正在顺利进行。破碎的机身一块块地被挖起,吊装到直升飞机上运走。体积稍大的残骸,为了装运方便,拍摄下原形后,肢解成小块装机。机身、机翼以及发动机部分都一一收集起来。但奇怪的是,先是赶紧寻找挖掘飞机残骸,乘务人员的遗体却没顾到。参加这次行动的队员除了极个别的人外,绝大多数对这件事并不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