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孤凤哀 第六章 曲别音姿煌(第4/7页)

奇怪的是,朱祁镇最依赖的不是长姐瑾秀,也不是和他年龄相近的三姐瑾英,他最爱跟着二姐瑾瑜。

每每祁镇要在太后跟前玩耍,和她厮混的时候,就会被旁边的瑾瑜冷言制止:“阿镇,你下来,到皇姐这儿来,不要碰脏了皇祖母的衣服。”

皇姐的样子令朱祁镇委屈,但他一向对姐姐言听计从,很快做出屈服,折身歪歪斜斜地走回到静静等候的瑾瑜身边,学着皇姐的模样给太后施礼,由瑾瑜牵着,慢慢走出太后的视线。

太后怅然地看着,分辨不了那一刻心中的复杂滋味。

自那以后,她虽然打压皇后,却不似从前那样隔绝她们母子相见。

果然像孙清扬所说,朱瞻基的目光又转向了其他佳丽,当中最受宠是锦州来的曹美人,她因太后千秋节宴席上吹箫一曲得皇上注意,之后一连三夜召她侍寝,等再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她已由美人跃升为昭仪,同时晋封的还有李婕妤,也被封为昭仪。

据说皇上曾道:怎么能够让一张芙蓉般的美丽面孔,屈居人后!

皇后仿佛对此并不介怀,替曹昭仪一一引见公主、皇子,以及宫中各姐妹。

到了瑾瑜时,她天真地一笑:“听说曹昭仪擅箫,那你和诸娘娘倒可以切磋。”

她口中的诸娘娘也是个昭仪,听到一向傲慢的永清公主竟然呼自己娘娘,虽然激动,却也知道这是永情公主拿自个儿压曹昭仪的势头,就祸水东引道:“谢公主夸奖,我的箫技和徐昭仪相比,又差了一截。”

她这话倒不是谦虚,她的箫声艳而俗,徐澜羽的箫声清而雅,分开听各有千秋,放在一起,立分高下。

如同她们的人一般。

只是朱瞻基在朝廷里累了,回到后宫,自是喜欢对他百般奉迎,眉眼俱能善解人意的佳人,所以诸昭仪比徐昭仪受宠的不是一点半点。

徐澜羽听了,瞥了一眼诸昭仪,淡然笑道:“我久不吹箫,如今不过尔尔。”

瑾瑜惋惜道:“真是可惜听不到徐娘娘吹曲了,不过好在有了曹昭仪,诸昭仪还是可以同她合奏一曲的。”

诸昭仪心里头一沉,自己只是一句没有应公主的,她就立马改了称呼。

在昭仪中,瑾瑜只肯称徐澜羽为娘娘,私下里,徐澜羽还是她的音乐老师,教她琴箫,此时却说可惜,知道内情的人,都想到这个永清公主只怕又要找事了。

果然,瑾瑜站起身,对朱瞻基道:“父皇,瑜儿想听,您就让她们吹一曲嘛。”

孙清扬连忙阻止:“瑾瑜,你要听曲,传唤乐坊中人就可以了,怎好随意劳烦两位昭仪?”

别人会以为是她妒忌,不好出口,教了公主来为难这些新得宠的妃嫔。

朱瞻基却溺爱地看看女儿,对曹昭仪和诸昭仪说:“那日在母后的千秋节上酒酣耳热,都未仔细听你们的清音,今儿个就劳烦你们合奏一曲,给朕助助兴。”

曹昭仪和诸昭仪对望一眼,笑吟吟地答应下来,命宫女回去取箫,结果很快曹昭仪的宫女回来了,却哭哭啼啼地握着一支折成两截的玉箫回来,说过来的路上与永清公主的宫人柳枝相撞,怀中玉箫不慎掉在地上,摔成两半。

曹昭仪不由得大怒:“皇上让本宫吹箫助兴,你却如此不小心,坏了兴致,真是找死。”作势就要让人将她的宫女拖出去打。

孙清扬就喝止她:“既是公主的宫人撞了,要罚也该罚柳枝,怎么倒要叫昭仪的人受罚?本宫看,就罚公主用柳枝的一年月例,再让公主添上一引动,赔曹昭仪一管玉箫。”

旁边的诸人或拉或劝,却止不住曹昭仪的眼泪:“这支箫是父亲送的,从家中带来,原本做个念想,哪里想到竟会摔了……”

孙清扬稍微一滞,没等她开口,朱瞻基就笑道:“那今儿个朕就送你一管,是朕旧日里把玩的,不知道可能抵得?”唤了人去取他的玉箫过来。

曹氏受宠若惊,连忙跪下谢恩。

瑾瑜脸上变了颜色。

徐澜羽道:“有皇上舍财,公主这下可省了一管玉箫,怎么还不高兴?”

瑾瑜知道她这是提醒自己,不要七情上面,就笑了笑,看着朱瞻基说:“父皇给曹昭仪一管玉箫,给女儿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