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鸾凤和 第十五章 蛙动惊寒蝉(第6/7页)

因为她静默不语,芷荷和若莲两个也是大气都不敢出,一时间,屋子里静悄悄的,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芷荷被这气氛压抑得忍不住上前几步,开口道:“太孙妃,依奴婢所见,何贵嫔和宁嫔所说也颇有几分道理,您这一年来都不能受孕,她们用着汤药不免怨愤于您,失了祥和之气也不好,何不等宁嫔生下孩子,抱在您跟前儿,两全其美……”

平日里几个嫔妾见了太孙妃,都是胡姐姐长,胡姐姐短,这一说继续服用避子汤药,全都恭恭敬敬改称回太孙妃,显然不似从前那般亲近了。

性子同胡善祥一般温和的芷荷觉得,怨气太重对她家主子而言,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太孙妃向来不整那些个阴谋诡计,时间久了,这些人要使起坏来,只怕主子再怀上孩子,也会因思虑过重,演变成现在的局面,所以就开口劝胡善祥慎重考虑。

“这件事我要再想想。她们一个个的都就此事来说,倒是有些道理。只是这皇嗣嫡幼庶长,搞不好日后就会牵扯到庙堂之争,我还是不要自作主张、随意行事的好,总要问过母妃才能决断。”胡善祥叹了口气,“再一个,皇太孙殿下要真心有意敬我这个正妻嫡母,凭她们谁生了,也翻不过我去,就是我今后无出,也能指一个到我名下当嫡子养,他要是真有姐姐说的那个心思,宠孙贵嫔没有了边,就算我有了子嗣,也会别设他法。又不是没出过这样的事情,那光武帝的皇后郭圣通,不就是生了嫡子仍然被废,连她儿子的太子之位都没保住。”说完,她自觉这话说出来不好,看着两个丫鬟轻声道,“今儿个我说的这些,你们可不能外传了去,是要掉脑袋的。”

芷荷和若莲都不识字,没读过书,听见胡善祥举的这个例子,大惊失色:“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太孙妃放心,太子妃殿下绝不会允许皇太孙殿下做那样的荒唐事,咱们大明朝有祖制呢,就是那些大人们的弹劾,殿下也不能随心所欲。您放心好了,今儿个所说这些,奴婢们定会守口如瓶,半个字也不说出去。”

若莲也说:“就算前朝有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在您身上的。从今往后,咱们院里的丫鬟、婆子,定会多加约束,绝不会给您惹出什么事端来,被人拿了做把柄。只要您行正坐端,皇太孙纵然有心,也拿不住您的错,只要您无错,太子妃殿下就决不会允许出现那样的事情。”

胡善祥脸上不由闪过一丝安慰:“也罢,有你们这份心,我总要勉力试试。”

先前掉了孩子,她觉得百念俱灰,争来斗去的有什么意思,还是争不过命,护不住孩子,还不如放宽心境,不听那些个穿林打叶声,只窝在自己的小院里就是。

现如今看到芷荷、若莲殷切的眼神,想到母亲,想到在自己身后的一大家子,胡善祥又生出了斗志:“把我那妆奁匣子拿来,我要梳妆去见母妃。”

芷荷和若莲欢喜地应了一声,太孙妃自失了孩子以来,整日里昏昏沉沉,没有多少笑容不说,连精神都萎靡不少,今儿个好容易有了装扮的心情,这总是一个好的开端。

她俩一个去抱大红描金牡丹花妆奁匣子,一个去柜子里挑衣服。

未几,就传出了太子妃的明令,宁嫔因身份卑微,腹中的孩子生下来后,将寄在太孙妃的名下,免得宁嫔人微福薄,护不住龙子凤孙的贵气,而太孙妃乃天命所选,福泽深厚,又是嫡母,是最合适的人选。

得知这个消息,正在给孙清扬梳妆的瑜宁姑姑面有忧色。

“贵嫔,宁嫔的孩子要养在太孙妃膝下,您可要早做打算。”

“打算?我要打算什么?”孙清扬不解地问道,她完全看不出这件事情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那胡尚宫先前就对您多有不满,最近听说因为您挡着皇太孙殿下,没有纳她,怀恨于您不说,只怕把太孙妃掉了孩子的账都一并记在了您头上。这下太孙妃又有了孩子,难保她不起别的念头,对您不利啊。”

孙清扬不以为然:“只要宁嫔顺利生下孩子,太孙妃有了倚仗,就不会对我多般猜忌,就是那胡尚宫心有不满,也不能对我怎样。而且母妃已经说了,决不会让皇太孙纳她,她不过是个女官,还能左右这昭和殿里的事情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