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应召女郎杀人(第6/7页)
当时,人称“黑金备忘录”的手册详细地记录了总裁选举的黑幕交易,也正是该手册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虽然当时总裁选举的黑幕交易最后还是通过其他渠道曝了光,但自那以后,政界中的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对黑金备忘录的威力忌惮三分。
后来,黑金因涉嫌大额逃税和欺诈屡次被捕,但最终却往往是由于证据不足免予起诉。当初,社会上私下盛行这样一种说法:一些政客担心,一旦黑金被起诉推到审判庭上的话,很多秘密就会随之曝光,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危及他们的切身利益。为此,政客们才四处活动力阻起诉黑金。
询问过案发宾馆后获知,黑金的遗物中确实没有发现栗巢提到的那本手册。这样一来,当晚与黑金幽会的女伴的行踪便成了警方关注的焦点。当然,如果黑金随身携带的手册确实遗失了的话,那就意味着可能被那个失踪的女伴拿跑了。
可是,该女子为何要拿走手册呢?假如果真是怀着某种企图的话,那就表明该女子接近黑金是别有用心的。
从黑金妻子和栗巢处得知,黑金平时并没有关系亲密的特定女性。而且据宾馆的服务员反映,当时的迹象表明,黑金同该女子也是刚认识不久。
“但黑金暴毙却是个偶发事故,即使我们假设该女子是为获取手册而来,可她应该明白,黑金绝不可能把那么重要的备忘录乖乖地双手奉上,而且她也未必能预料到黑金会碰巧暴毙而亡。”大上感到十分费解。
“哦,对了。会不会这一切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呢?”柴田插话道。
“可是,并没有凶杀的嫌疑啊?”
“试想一下,倘若该女子事先就知道黑金的脑动脉较为脆弱,那又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你说什么?”大上吃惊地瞪大眼睛问道。
“黑金的脑血管宛如‘感冒的气管’一般脆弱,对此,倘若该女子事先就已了解的话,就存在利用美色迫使黑金就范的可能性。恐怕就连黑金本人也没料到,自己会在同该年轻女子偷欢之际性事过猛,以致脑血管破裂而亡。”
“照这么说来,这就是一起利用色相得以巧妙杀人的案件?”
“至少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种假设不成立。”闻听此言,一股透彻骨髓的凉意顿时涌上大上的心头。假如是卖淫嫖娼的话,那是男女双方两厢情愿之事。这完全有别于强奸案件,因为双方是在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完成苟合之事。虽然,这种了解的原因有别于爱情、洽谈生意和其他不纯动机,但这却无异是男女双方最高级别的“交流形式”。
日常生活中,利用色相杀人的案例倒也并不罕见,此类凶犯往往抓住了对方在交欢之际疏忽大意的弱点。柴田刚才的一番话,其实就意味着该女子正是利用色相,破坏遇害人的脑血管,从而达到杀人的目的。但是,目前没有办法证明此种假设能够成立。打个比方,即使有证据表明该女子事先就已知道黑金的脑血管有毛病,也无法证实该女子就是凶犯。
至于交欢的程度、做爱的持续时间、体位姿势,以及感官方面的刺激等是否损坏了黑金的脑血管,就连专职医生也无法进行准确判断。
“自己脑血管上长了动脉瘤,难道黑金本人都不知道吗?”
“就算事先不知道,但黑金总该意识到自己血压较高、动脉已硬化的事实吧?”
“人一上了年纪,血压自然就会相应升高。但是,血压稍有升高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引起腹上死。”
“这样吧,我们暂且先向死者遗属了解一下相关情况吧。”
通过对死者遗孀的调查获悉,近年来医生经常告诫黑金,因其血压升高,血管壁上已囤积有胆固醇。尽管如此,据说黑金也没有特意服用过降血压之类的药物。
“黑金周围是否有人知道他血压较高呢?”大上刑警向细君问道。
“我想应该知道吧,因为黑金生前并没刻意隐瞒。”
“那么,他是否知道自己脑血管上长有动脉瘤呢?”
“按理说,他应该不知道。从年轻时代开始,黑金就一直对自己的个人健康信心十足。在医生的反复劝诫下,他才决定最近抽空去医院小住一段时间,进行一番全面检查。唉,他要是早点去医院接受检查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了,真是活丢丑啊。”毋庸置疑,黑金的丑事给妻子细君带来的震撼与打击,远远超过了丧夫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