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六名旅馆工作人员(第6/7页)

然而,即便不用回到那个现场,也可以凭头脑进行回忆。

平贺再次以两个案发现场为中心详细回忆了事件的经过。首先是,搜查本部极其自然地将这两个现场联接起来,原因何在?

首先是因为被视为杀害久住的重要涉嫌对象有坂冬子在“密室”被打破的同时去向不明,接着又被杀害。冬子被害和“密室”攻破的时间一致,这不会是凶手知道搜查本部的动向(那时还没有向媒介泄露),可以看作是巧合吧。凶手迟早要杀害冬子的。

从冬子的尸体状况来看,不是流窜作案,这不言而喻。以后福冈县警的上松刑警他们进行了调查,现场附近以及市区内都没有出现可疑者。

在案发当时,当地的游手好闲者和有前科的人,都有不在现场的证明。

从被害者的交友关系和同事关系中,都没有泄愤的线索。没有一个人说被害人坏话的,人人都喜欢她。在这一意义上来说,有坂冬子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女性,如果说不好,那就是八面玲珑。但是,她没有与她特别密切的人尤其是异性。总之,被害者没有任何该杀的理由。

那么,那是流窜作案,还是与久住被杀有关,两者必居其一。

前者经上松刑警他们的调查已经被否定了,所以剩下惟一的可能就是与久住有关。

但是,警方将此看作是同一凶手连续杀人,难道真的只有这些?作案的手法如何?

凶手是使用曾经成功或擅长的手段重复作案,它变成了一种模式。这两起杀人案即便在细节上有些不同,但整体上有着很明显的类似性。难道没有必要将它再作深一步的分析和整理吗?

平贺将在两个案发现场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列成一份图表进行对照。他将护城河旅馆设为第一现场,博多大饭店设为第二现场,久住为第一被害者,冬子为第二被害者。

现场资料

第一案发现场 第二案发现场

现场位置 护城河旅馆3401室 博多大饭店

现场状况 房间全封闭 房间全开放

凶器 刀尖锋利的单刃刀 砒霜化合物

遗留物品 没有 阴毛三根和B型精液

行凶时间 7月22日凌晨1点到2点 10月1日下午5点左右

凶手  作案前一天晚上7点50分时,门卫看见第二被害人乘上一辆黑色中型车,但不能断定司机就是凶手。

没有目击者

进出路线 备用楼梯 不详。趁旅馆混乱时,装作来访客的模样。

有无同犯 有。是第二被害者。 看来没有

现场资料

第一案发现场 第二案发现场

作案动机 不明 为了掩盖杀害第一被害人

伪装痕迹 有。消去痕迹。  有。消去痕迹

物品搬动翻倒状况 无 无。但是,有将翻倒的东西复原的痕迹

被劫钱财 无 无

直接死因 心脏被刺引起出血 中毒

特征习惯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盘算 有计划性,从尸体状况可以看出凶手很迫切

平贺一边对照着图表,一边思考着具体分析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却有明显的根源在哪里。而且仔细观察,这些项目中有的看似相似却又不同。

首先,凶手为什么不使用同样的凶器?在第二案发现场,凶手窥视出一种紧迫状态。对第二现场的第二被害者,使用刀器不是更安全、更准确吗?

其次,为什么将第一案发现场搞成全封闭的密室?仅仅只是为了推迟案发吗?

第三,为什么没有将第一被害者伪装成自杀?再伪装几处伤口,将凶器留在现场,不是就当作自杀了吗?倘若不伪装成自杀,构成“密室”就没有很大的意义。

第四、凶手为什么将福冈选为第二现场?假如凶手在东京附近有住处(这种推测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与冬子的关系),那么将东京设为第二现场,既有对本地情况熟悉的便利,又便于逃走。

经过综合分析,尽管初看凶手像一架精密仪器那样周密,但还是不难看出其活动极不协调。

接着,平贺又考察了两个现场中出现的共同点和类似点。首先,案发现场都在旅馆里。无论在第一现场构筑了全封闭的密室,还是在第二现场躲过他人的目光长驱直入,可见凶手是对旅馆的内情非常熟悉的人。

平贺想到这里恍然大悟。对了!是旅馆!这两起案件都与旅馆这个场所有着很大的关系。被害者、作案场所、作案时间、出入途径、钥匙、有关人员,这些不全都与旅馆有着密切的关系吗?不!简直可以说,就是在旅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