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紧闭心扉的幻影(第2/8页)

就是走访50户、100户,不行的时候还是不行,支行行长明知这一点,却紧逼不放。

作为支行行长,定额苛刻这一点他了如指掌。因为其上级机关即管片分行行长对他也分配有苛刻的定额。如果定额完不成,支行行长将被降职,其管辖下的支行在全国支行网点中将受到歧视。

要想在银行出人头地,归根结底是看你拉到多少储户的存款。

定额不仅仅是跑外工作人员有,支行行长本人也要身先士卒走访支行周围的住户。支行行长以下,从跑外工作人员、交易户管理人员、涉外人员、支行副行长、专门负责内外存款人员、财物咨询人员、负责贷款人员、出纳、杂务人员、账目结算员直至守卫、大厅咨询员都分配有定额。

那天好不容易从支行行长和跑外工作主管的严厉斥责下解脱出来已是晚上8点半多。因过度的饥饿,一点食欲也没有。即使如此,也得往肚子里塞点东西,否则明天就动不了啦。尤其是最近三个月正处于争取存款强化月期间,支行以“三个月,超过东京西部地区最优秀的XX支行”为目标,提出行训:全体成员不许迟到、早退,不许缺勤,不许得病,不许发牢騷。这种时候如果因酷热、疲乏而倒下,就会被弃之不管。

明石友行4年前毕业于东京都内一所三流私立大学——F学院,然后进入各大城市都有分支机构的苹果银行工作。就职于银行的动机非常单纯,总行巍峨的大楼及身着鲜明职业西装的银行职员的形象都令他神往。当时听高年级同学讲,一年4次分红,退休后还可以到曾向银行贷过款的单位去工作,所以自己也梦想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银行职员。但工作后才切身体会到梦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对于银行来讲,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存款。银行存款余额决定着银行的排名次序。这就是说,对获得储户存款贡献最大的人才有可能显露头角。什么人性、人格之类,只能排到第三位、第四位,完成定额的人才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人。那也只是指完成定额那一刻。同相扑运动一样,只有得白星(得胜的标志),才与出人头地有缘。即使上一个赛期得胜,如果下一个赛期屡得黑星,立即就会被降级。完成这次定额就会被赋予更高的定额。就像跨过一个高度,栏杆就要升高一样。相扑运动在得分上,并非强制要求相扑力士下一赛期的成绩一定要比这一赛期好。从这一点看,它比相扑运动还要严酷。与其说是实力主义,不如说是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就是银行首脑也逃脱不了这一宿命。

存款余额决定着银行的排行顺序。但是不管为完成定额如何努力,因各家银行都在努力,银行的排名顺序基本不变。这样一来,排在后面的银行除了合并之外,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排名顺序。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之间开始合并,亦即存款余额至上主义的合并。

明石有时突发奇想:干脆把全国的银行都合并在一起,那银行间争抢客户存款的竞争便不会出现,定额不随之也就自消自灭了吗。

进入苹果银行工作后,明石在位于东京市内汽车、电车始(终)点站附近的支行干了两年左右,随后调到世田谷区新开的支行,被分配干起跑外争取新储户的工作。在进入苹果银行时,朋友们都羡慕他这一辈子有了保障。从三流私立大学能进入苹果银行确实是一种侥幸。初进银行时,明石曾梦想最后要当银行的董事、董事长。但两年后,调到世田谷区新支行,被命令干起跑外争取新储户的工作后,明石逐渐沉沦,再也提不起精神。在他作为银行第一线的尖兵为获取存款走访住户的过程中,进入银行时那彩虹般的梦想逐渐被磨灭。

支撑银行信誉和社会地位的是存款。银行代人保管金钱,保管的越多,在银行界的排名就越提前,从而也就作为业绩卓著的银行而受到人们的信赖。银行经手的金钱都是他人的存款。

下午3点,银行落下百叶窗,之后便开始统计当天收支情况,核对账目。单据和金额即便有一日元对不上,也要重新核对直至完全吻合。有时出现金额总数不够的情况,这时,便要搜查职员的私人物品。这在银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这种机制何止是不相信人,简直就是蔑视或无视人的存在。银行是数字至上的工作场所,所以在这里工作的人,不知不觉中就被这套蔑视人的机制所驯服。越是有人性的人,在银行界越是干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