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危险的遗属(第3/4页)
“哥哥会不会把东西藏在我屋子之外的什么地方呢?”
“该没有吧。你想想看,你哥要是有其他朋友,会死赖在妹妹屋里并爬天花板偷看别人的隐私吗?”
接到友美跟寿寿的通知后,七条孝文上京来了。
“警察要是真盯上了立野,我们就不能再犹豫了。立野落到警察手里的话,我们就不能拿他下手了。”七条说。
“但还没找到确凿的证据。”寿寿说。
“一定藏在寿寿屋里的什么地方。”友美自信地说。
“我也这么想。一旦我们找到证据就行动。”
“如果没找到呢?”寿寿看了看七条跟友美,问道。
“就算没确凿的证据,也改变不了立野是凶手的事实。他要不是凶手,为什么撕支票给我?可以说支票就是证据。”友美断言。
“立野是罪犯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九,不会错的。但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疑虑,我们就不能拿他下手。万一复仇搞错了对象,那就无法挽回了。”七条分析道。
三人已多次推敲,计划只等着实施了。
“如果怎么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的话,该怎么办呢?”寿寿问。
“那就把支票给警察,看警察怎么办。”
“我不愿意。要是交给警察,立野也许就不会被判死刑。法律的救助对受害者一方总是不充分的。七条先生您的女儿、寿寿的哥哥都被他杀了,我哥哥拜他所赐含冤而死,这样的罪犯如果还不被判死刑,那就太不公平了!死去的三人的灵魂不会安息的!对他,除了死刑再没其他合适的制裁了。”友美申诉道。
“我也这么想。”
“但法律禁止复仇。正因为我们要违法复仇,所以绝对不能搞错复仇对象。万一搞错了,我们的罪足以判死刑。我们不是杀人狂。正因为我们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所以绝对不能搞错复仇的对象。”七条循循善诱。
“如果在我们找到确证前立野就被警察抓住了,那该怎么办?”寿寿问。
“那时就没办法了。让我们来祈祷法律会公正制裁凶手吧。”
“我不会让那样的事发生的。一定有确凿的证据。”友美的眉宇间透着一股坚定。
5
丰崎俊也被杀并陈尸野外一案,调查自一开始就困难重重。虽已对丰崎生前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发现可疑的对象。
丰崎在进入花坛前过的是自由职业者的生活,没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前像是做牛郎的,但也跟那些女人断绝了来往。
毕业后进的那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这之后由于一直干的是临时性的工作,难以把握其交友关系。
调查本部中也有人怀疑是不是流动犯罪。但流动犯把尸体拖到奥多摩山中掩埋,却是难以解释的事。
结果,该案件与七条由香一案有牵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根据中野署调查本部栋居的报告,丰崎曾偷看了由香被杀一幕(未证实),这一情报是不容错过的。
栋居在五日署调查本部诸位为丰崎的案子而大伤脑筋时,将有关立野恭一的资料提交给调查本部。
丰崎进花坛工作及消失的时间与立野在花坛出现及离去的时间大抵一致,丰崎寿寿跟北前友美进花坛兼职工作一事,更是引起了两调查本部的兴趣。但也有人认为,光凭这些就推断立野跟这案子有关有些勉强。
“丰崎寿寿和北前友美像是抓住了立野恭一的什么小辫子,这一点的迹象很明显。两人为了获得与凶犯有关的资料而进入花坛与立野接触的可能性很大。请允许我暗中调查立野。”栋居主张。
警方事实上还没找到立野与案件有关的任何证据。但有迹象表明,受害者的近亲们将会在警察之前采取行动。
对民事案件的相关人士先行盯上的人物进行暗中调查,关于这一点调查本部是很抵触的。
但为了推动调查工作的进展,却又没理由拒绝栋居的建议。在现在这个阶段是不能向立野出手的。说是民间的资料,更准确地说,是警察在一定迹象的基础上独立挖掘证据。民间的情报成了破案的关键,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北前友美和丰崎寿寿有没有跟立野接触还没确认吧?”山路问。
“虽没确认,但见过友美后,我觉得这一点可以保证。”栋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