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夜宿深山(第8/12页)

“那些彩色包装纸现在还用吗?”

“不,现在已经没有了。大概一直用到昭和三十年(1955年)左右吧。”

约翰尼·霍华德是战后不久出生的,不管他懂不懂那些诗句的意义,反正他有可能见过那种彩色包装纸。

“不过刚才已经打听过老板和老板娘了,您记不记得有黑人来过这里?或者说您知不知道和这名男子有关的什么事?”

栋居直截了当地问。

“外国人倒是来不少,但没见什么黑人来过。”

老人从栋居手里接过照片,隔着老花镜一边看一边摇头。

“我说老太婆啊,你也没印象吧。”

老人盯着相片看了一阵后,就把它递给了呆坐在旁边的老伴。老太太看也没看,干瘪的嘴蠕动着,自言自语似地念叨说:“老种婆,我们不知道的事,她或许知道。”

“对呀,老种婆,她直接招待客人,我们不在的时候她也一直在。”老人的眼神好像一下子想起了什么。

“这个老种婆是什么人呀?”

终于有些眉目了,刑警们精神立刻振作了。

“是个老佣人,在我们家干了有年头儿了。我们去东京玩的时候,也是她留在这里看门的,她对雾积的事,知道的比我们还多。”

“那个老种婆现在在哪里?”

刑警们感到有必要见一下这个老种婆。

“住在汤泽。”

“汤泽?”

他们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你们来的时候不是有个水库吗?就在水库的略靠上游的村里,那儿不久就要被水淹了。现在她一个人住在那。”

这个名字是在新馆里喝茶时,从老板娘那里听到的。

“老种婆的孙女现在正好在我们家帮忙。”

“什么,她孙女在这儿吗?”

“真是个可怜的闺女。小时候就死了爹娘,是老种婆把她拉扯大的。老种婆年纪大了,干不动活了,在这里我们照顾了她一阵。阿静,那个闺女叫静枝,中学毕业后就来替老种婆干活,养活老种婆。我们劝她说你上学去吧,我们来照看老种婆,但她坚持说扔下奶奶一个人她不放心,学不进去,所以就在我们家干活了,我这就去叫她来。”

说着,老太太已经站了起来,轻快得不像这么一大把年纪的人,她拉开门走了出去。他们俩夫妻多年,已经心意相通了。

一会儿功夫,老太太带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长得挺丰满,看上去很健康。老板娘也前后脚端着茶跟了进来。

“这姑娘就是静枝,很能干,这里里里外外都离不开她。老是把她留在这深山里我们也觉得不大好,可是……”

老板娘像是在为自己辩解,换上了茶。静枝原本就红的脸更红了,她迅速地给刑警们鞠了一躬。

“是静枝姑娘吧,初次见面。我们有些重要的事想问问你奶奶。你奶奶还记得以前的事儿吧?”

栋居为了消除姑娘的紧张,温和地说。

“是的,我奶奶喜欢讲些旧事,经常讲些以前的客人的事。她甚至连客人的一些细小的嗜好都清楚地记得,真叫人吃惊。”

静枝说到自己亲爱的奶奶,显得十分高兴。

“这可真不简单哪。不过你奶奶有没有说起过在客人中有黑人之类的事?”

“黑人”

“是美国籍的。”

“这倒有。奶奶说过在很久以前有个当兵的黑人领着孩子来过。”

“当兵的黑人领着孩子!”

两个刑警情不自禁地叫了出来。

“你是说那个黑人领着个孩子吗?”

栋居再次追问。

“是的,我好像是听她这么说的。不过是在很久以前听她说过一次,记不太清了。”

“我们想见见你奶奶。”

“太巧了,明天静枝休息,要去汤泽,你们一起去吧。”

老板娘笑眯眯地交替看着静枝和刑警们的脸色。在雾积该问的都问过了,大有收获。刑警们似乎都等不及明天了。

送走四个人,来到门外时,天上已是繁星点点了,刑警们已经很久没仰望这样的夜空了。每天完成任务回家时,经常已是很晚,城市里的夜空好像褪了色一般,那微小的星星若有若无地发出惨淡的微光。

可是你看这里的星空!就象是在有限的空间挤进了太多太多的星星,星与星相互碰撞,放出灼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