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客死异邦(第4/8页)
“他是从哪儿进行预约的?”
搜查人员检查完被害人的携带物品之后,改变了提问的锋芒。
“没有预约。9月13日晚,他突然来到这里,要开个房间。因为他态度还可以,而且我们这里正好有空房间,所以……”
“是他本人亲自到前台服务处来的吗?还是司机或者其他什么人先来问问有无房间的?”
“是他本人亲自来的。”
“这家饭店外国客人多吗?”
“不多,大部分是些定期出差来的办事人员。”
“不用问,他说的是英语吧?”
“不。虽然说得不大清楚,但他说的是日语。”
“他说了日语?”
这可是个新发现。初次来日本的外国人会说日语,这也许是事先掌握了与日本有关的知识,或者是与日本有某种联系。
“虽然说得结结巴巴的,但是可以表达清楚意思。”
“那么,他预定待多长时间?”
“他已预付了一个星期的定金,大概要待一周吧?”
“照这么说,他也许打算多待些时间啦?”
“那就不好说了。我们是以3天为1个结算单位的,但是却收了他一个星期的定金,所以……”
前台经理反复提到了“定金”这个词,好像只要能让顾客付钱,以后的事就与自己无关了。活脱脱地暴露出一副“商务饭店”的拜金主义嘴脸。
“他住在这里的时候,有过来访者吗?”
“没有。”
“电话呢?”
“我问过总机了,据说一个外线电话也没有打进来过。”
“那么,从这里打出去的电话呢?”
“正如各位所看到的,外线电话可以从房间里直接拨号。所以饭店方面无法知道他往什么地方打过电话。”
“那么电话费怎么收呢?”
“在财会部门有计费器,电话费可以自动显示。”
计费器显示的电话费为260日元,但具体通话内容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里,拒绝人类介入的机械装置极其发达,但它却成了搜查工作的障碍,在东京商务饭店进行的搜查工作走进了死胡同。这个地方只不过是被害人在旅途中住了几夜的临时落脚点而已,完全无法断定这里和凶手之间有什么“联系”。
结果,在犯罪动机、作案场所、罪犯是什么人等情况还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搜查工作在开始阶段就出现了难以进展下去的预兆。因为被害人是个美国人,所以搜查本部决定与美国大使馆取得联系,同时向被害人原来的居住地发出通知,并将遗体保存起来,等候其家属前来认领。
在搜查工作会议上,出现了意见分歧,争论最激烈的焦点是作案现场问题。一部分人坚持认为,作案现场就在酒店内部;而另一些人则坚决主张是在饭店外部作的案,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身负这么严重的伤,其伤势连医生都感到吃惊。因此,被害人不可能来自外部。应当认为他还是在酒店内遇害的。”
坚持这个意见的是警视厅方面参加这次搜查工作的横渡,他是警视厅搜查1课第4调查室那须组的便衣刑警。因为他长着一张猴子似的脸,所以有个外号,叫做“猴儿渡”,他是最强硬坚持“作案现场内部论”的一员干将。
“据说也有过在相同部位受伤后仍保持着相当活动能力的先例。”与横渡大唱对台戏的是位30岁左右、精明强悍的刑警。他叫栋居,是辖区警署方面派到搜查本部来的。他是“作案现场外部论”的急先锋。
“那种先例,只不过是医学上的先例而已,是文献或学会报告上的东西,缺乏现实意义。”
“不过。我们对酒店内部进行了那么严密的搜查,不是也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吗?”
“酒店内部并不一定非得局限于酒店的大厦之内。皇家饭店有49500平方米的院落,如果在院落中的某个地方受到袭击的话,就算是留下一些血迹,也会被地面吸收掉的。”
“在作案的那段时间里,院落中还有相当多的人,有人正在亭子里进行着烧烤野餐,而且还有来赴宴的客人正在散步。要躲开这些人的眼睛作案……”
“我认为那并不是什么难事。院落里既有树丛,又有竹林,就算是有人出来,也不可能注意到这个大院的每个角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