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2/6页)

“那我们一会儿帮你通知她吧。”

“不……请不要通知我家里。”

受害者提高了嗓门。

“为什么?这可不是小伤小病啊!”

“不,请你们不要通知我家里。”

警部补目不转睛地看着被害人的脸。他立刻明白,这位被害人定有难言之隐。

他不想住院,也不让警方联系他的家人。他一定有什么隐情。这一点让人不禁怀疑起犯人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警部补怀疑:受害者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知道犯人是谁,但他其实已经心中有数了。

受害者老老实实地接受医护人员的救治。然而,他的表情中除了伤口带来的痛苦,还隐含另一种痛苦。

“我们现在就把你送去医院。”警部补说道。目前当务之急就是把伤者送到医院。

受害者吉冈正雄一言不发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再怎么反对也是徒劳,只得作罢。

受害者由众人抬上了担架,送上了停在酒店门口的救护车。

剩下的警察则留在现场进行勘察,书写报告。有的用白色粉笔在有血迹的地方描圈,有的则用照相机拍照,还有人用卷尺测量窗玻璃到椅子的距离……房间里形成一种奇妙的忙碌氛围。

警部补负责指挥。

楼下还有一个小分队,举着手电筒,调查犯人的逃跑路线。

现场示意图画好了。

一位警官走到警部补身旁,解释犯人是如何逃跑的。

“犯人应该是从酒店后方溜进来的。”他指着示意图解释道。

这家M酒店建在马路旁边的高地上,背后靠着山脉,因此很容易从后侧溜进来。而且酒店也没有高高的围墙。

“好像是从这个山崖下来的。”警官指着酒店后方的山说道。

酒店共有五层,但酒店和山之间还有其他建筑物,那些突露出来的建筑物屋顶呈阶梯状,有好几处适合攀檐而入。

然而,要靠近405号房的窗边,需要相当熟练的技巧。虽说窗下一米的位置就是另一栋建筑物的屋顶,但那里实际仅有一只脚大小的蹬脚点。只有身手敏捷如猿的人才能爬上来。

很明显,犯人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这扇窗户,犯人就是冲着吉冈正雄来的。窗玻璃的碎片显示,开枪的位置非常近。其延长线通向房间示意图的正中央——被害人坐着的那张椅子。

“犯人开枪之后,立刻跳到下方的屋顶上,再跑到呈阶梯状的另一个屋顶,最后跳到地上逃跑。逃跑路线应该和入侵路线大致相同。”

警部补看着地图,不时点一点头。

“就没有人听见动静吗?他这么往上爬,总会有踩到屋顶的脚步声或其他响声吧?”

警部补这么问是有原因的。通过脚步声,就能判断犯人是单独作案,还是一人开枪,另一人在地面放风。

警部补旁站着当晚的值班主任。

“隔壁房间住着什么人?”警部补问道。

隔壁房间指的是406号房。从房间布局图看,那间房间正下方就是犯人用来当踏板的另一栋建筑物的屋顶。

“406号房住的是外国客人。”脸色苍白的值班主任回答道。

“外国客人?”

“是的,是法国来的一对夫妇。”

警部补犯了愁。如果对方是日本人,他还掂量是否要大半夜把对方吵起来打听打听情况,可要是外国人就不好办了。

“他们准备住到什么时候?”

警部补打算明天再来了解情况。

“退房时间是明天傍晚。”

“他们肯定不懂日语吧?”

“应该没问题,他们还带了个翻译呢。”

“还有翻译?”

“那个翻译没有住在这儿,不过这对夫妻出去旅游的时候他都会跟着。他总是早上来,傍晚离开。”

“明天应该也会来吧?”

“我想是的。”

警部补又问了另一侧相邻的房间,404号房。

“404号房是一位女客人。”

“是日本人吧?”

“是的。”

警部补看了看表,已经快凌晨三点了。听说那是位女客人,警部补只得作罢。

“受害者……”警部补说道,“也就是吉冈先生,他是昨天晚上刚入住的吗?”

“是的。”

“他之前有预订吗?还是直接来的?”

“他预订过,是两天前从东京打电话预订的。”

“两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