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第4/26页)
“这位客人,”手下开口道,“其实……”
“放龟辰造那边,据说是一百两。”
手下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放龟……”仁藏的脸色还是没有变,“您是说在四天王寺一带负责统管香具师的辰造吗?”
阿荣点头,随后又观察仁藏脸色。“你们是同行吧?”
“不是同行。他是香具师的头头,我们是开书店的。”
“据说放龟辰造表面上是香具师的头头,背地里有另一副面孔。据我所知,他是只要有钱,就什么都干。那么他干的事情,跟你们这里的生意,不都是一样吗?当然了,这些想必你早已知道。”
仁藏看着阿荣,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唉。我们是开书店的。书是映照世间百态的镜子,我们的生意是把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写进来再卖出去。所以,我们这里收集了人前人后、各式各样的故事。不过说到底,那些只是故事。故事里没有虚实真假,真真假假才是故事的妙处。一旦一件事情成了故事,再想辨别它的真假就很困难了。”
“也就是说,关于那边的消息你早就听说了吗?”
仁藏没有回答。
“你一定知道。依我看,其实不必再跟你这一文字屋的主子多费口舌。不过你要是记性太差,我就提醒你一下,辰造那边什么都做,即便是有违王法的事。不管是威胁、勒索还是偷盗,包括杀人。他们什么都接受。只要给钱,辰造就能杀人。平民百姓一百两,武士的价格翻倍。有时候根据身份,还会再翻倍。”
“这话真是越来越险恶啦。”仁藏笑道,“恕我孤陋寡闻,杀人还标价的事情我的确不清楚。不同身份的性命定不同的价格更是可笑。那不成刺客了吗?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事还不知道,而且就算您说的是真的,那么您直接去找那边的人不就好了吗?”
“你这边无法接受。是这个意思吗?”
仁藏摇头。“那就错了。”
“哪里错了?”
“接受还是拒绝,那还得看您。”
“你是说看我的意愿,以及事情的内容?”
“当然,具体情况请说来听听。”
“也就是说,到底还是要讲大道理,不是吗?”阿荣问,“比如说如果我是为了一己私欲便拒绝……”
“那倒不是。就像我从一开始就一直重复的,这是买卖。这里头私利和公利、私欲和公益的界限十分模糊。不是能够简单分清楚的。规矩无法改变,正邪善恶这种东西倒是根据立场的不同便可以轻易地转换。”
“那么……”
“想办法把办不到的事情办成功,首先必须将事情的原委和细节都细致入微地了解透彻。您看,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工作不允许失败。越重大的工作,就越不能允许哪怕万分之一的误差。所以……”仁藏眯起了眼睛,“这是买卖,不是赌博。搞不清楚是好是坏、是输是赢的,算不上买卖。风险越少越好。如果一座桥很危险,那么能不过就尽量不过,这才是生意。”仁藏说,“如您所说,想取人性命的事我们这里也常有。可一旦详细询问,有时候也会发现,或许并不需要取人性命,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想要断绝关系的,只要让对方从自己眼前消失就可以;想要夺取地位、想羞辱、想让人赔罪、想报仇的,只要夺取对方的势力和权利就可以。方法是多种多样,并不只局限于杀人。杀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反而更简单。”
“你竟说杀人简单……”
“人之所以不轻易杀人,是因为杀人的罪过重大。不是因为困难,而是因为一旦杀人便要受到惩罚。更主要的,是因为不愿动手,即便心里想让对方死。”也不一定想亲自杀人。“即便是能力弱小的人,只要得到帮助,或者依仗他人,要杀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可就算做到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杀人是重罪,所以代价也就更大。”
“代价?”
“是。不管是我们,还是提出要求的人,付出的代价都非常大。即便从重罪下侥幸逃脱,但今后背负在身上的也无比沉重。取人性命就是这么一回事。诅咒他人时等于挖了两个洞,自己也将随之堕入地狱。所以,能不杀人就解决的,还是不杀才好。如果有相应的方式可行,一文字屋推荐使用那种方式。”仁藏说,“不杀人的方式比杀人要费事得多。不杀人的方式,工作量要远远大过杀人的方式。而根据程序多少和规模大小,金额也会相应变动。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给人命标价。我们只给工作量标价。我们没有杀一个人多少钱的价格表。只是……”说到这里,仁藏看了一眼阿荣,“被仇恨之类的强烈情绪囚禁的客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