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细雨闲花静无声(第3/7页)



  他执过我的手,“朕的意思是为人父母常怀百岁忧,不如由慧生去吧。”

  我微弱地反对,“可是臣妾的兄长……”

  “他总要再娶的是不是?”他温和道,“与其到时奉父母之命再娶一个毫无感情之人,不如慧生。终究,慧生是喜欢他的。此事,于你哥哥并无害处。”

  真宁叹气道:“皇上,我也罢了,只怕母后要动气。”

  他温言道:“母后生气是因为太过心疼慧生与皇姐。所以,只要皇姐与朕一同去劝解,母后是会答允的。”他停一停,舒展的眉毛轻轻拢起,“母后心疼子孙,自然乐见子孙心满意足。皇姐与朕一起去吧。”

  真宁温柔地叹息一声,伸手爱怜地抚摩慧生面颊,“你自己愿意,不要后悔就是。”

  玄凌淡淡一笑,起身道:“自己所求,无言后悔。”慧生用力点一点头,笑颜灿若春花。玄凌伸手抚一抚我的脸颊,轻声在我耳边道:“你给朕一次补偿你兄长的机会,也劝他放开怀抱,慧生是个好孩子。”

  我深深吸一口气,望住他,道:“好。”

  许是因为太后对子孙的怜悯垂爱,许是因为玄凌的劝说打动了太后。总而言之,赐婚的圣旨下来时,众人都缓了一口气。

  哥哥负手立于斜阳之下,看着紫檀桌上织金圣旨,无奈微笑,“仿佛我每一次婚姻都由不得自己,上次是你为我选了茜桃,这次是皇上为我做主娶承懿翁主,是半点由不得自己。”

  我颔首,“的确万般不由人。”我担心不已,“哥哥,翁主千金之躯难免娇惯些,是要委屈你了。”

  哥哥轻轻拍一拍我的手,安慰道:“我懂得。甄氏满门,你和玉隐、玉娆已经分担了许多,我这个做兄长的不能袖手旁观。”

  姻缘如此不由人,出身世家的我与哥哥如何不知?有一个万事圆满的玉娆已是极不容易了。

  庭前,有落花簌簌,我款款伸手为他拂去袖上的一瓣深红落花。胜春已过,仿佛昔年一段小儿女的缱绻时光也被拂去了。

  哥哥离去良久,我只是伫立风中,柔软的风贴着我柔软的发丝轻轻拂过,心境也跟着这样忽暖忽凉,起伏不定。

  槿汐轻轻为我披上一件茜纱披风,柔和道:“再这么站着,娘娘怕是要感染风寒了。”

  我轻轻点点头,“太后其实并不喜欢这门婚事,也不愿甄家权势越来越显赫,只是不愿拂了儿女之心罢了。”

  槿汐白净的面容微含愁云,“太后为保朱氏荣华,自然不喜欢甄氏独大,既然这门婚事已定,娘娘也要想想法子如何不为太后所忌,否则娘娘的日子不会好过。”

  足下丝履踩着芬芳落花,我一步步缓缓走出未央宫。

  有得到,必须以付出换取,这是人之常理。

  恰如此刻我伏于太后面前,心情不再是如常的坦荡与平和。我再次叩首,声音轻而坚决,“臣妾感激太后愿意成全翁主与兄长之心,臣妾也不愿意甄氏因外戚之功显赫于朝廷,为避权位偏移,后宫人心浮动,臣妾愿意交出摄六宫事之权。”

  “交出摄六宫事之权?”太后斜卧在描金赤凤檀木阔榻上懒洋洋饮着茶,榻上的暗紫错金锦被映得太后脸色苍白如素,蓬松的发髻后的金丝双龙戏珠万寿簪显得格外沉重,仿佛几欲不支就要坠落下来。唯有耳垂上的三连祖母绿金耳坠在灯光下闪着幽暗的光芒,疲倦之下仍不失深宫之主的风韵,她抬起沉重的眼帘看我一眼,“那么淑妃认为谁可接手协理六宫?”

  我沉吟片刻,缓缓数道:“贵妃与德妃惯熟宫中事宜,多年来也曾协理宫中事物,想来能得心应手;贞妃沉静细心,也能事事妥当;欣妃心直口快办事爽利;蕴蓉秀外慧中心思敏捷,又是出身大家行事果断,更是可造之材。”

  “是么?”太后微微扬一扬下巴,孙姑姑上来揉着她的肩膀。须臾,太后露出舒适松快的心情,阖目道:“德妃与贵妃哀家自然放心,只是贵妃多病也无力可支;贞妃与欣妃可成小就断不成大器,都不是可以独当一面之人;至于蕴蓉……”太后沉吟良久,终究以一声轻哼相对,“这只凤凰恐怕要飞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