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第8/10页)

“如果客人付现款怎么办?”

“……就说希望留下姓名地址,以备寄赠邮购目录。假如顾客坚持不肯,就耍店员认清顾客的面貌特征。你的电话号码留给店家,说不定有机会拖延顾客,等着你的人手过去。叮瞩他们特别注意年轻的妇女,五呎六、七的高度。明白吗?”

“明白了。万一此路又不通呢?”

“那么查曼哈顿全区,”狄雷尼毫不幽默。“由布鲁克林和布朗克斯查起。”

“看样子,这个夏天又长又热。”布洛德无可奈何的说。

“组长,”关威生报告:“我们查到了十六件类似的纪录。这些女犯都在二十至五十几之间。经过查证,没有一个做案手法与饭店恶煞相同。”

“难以指望,”狄雷尼说。“我对这点也不抱任何希望,不过总归要查一查。监狱和疗养院呢?”

“最近开释或逃亡的都不符合这个典型,我们正向全国发通告,手头上还不曾接获任何可能的情况。”

“和国际刑警组接头过吗?”

关威生望着他。

“没有,组长。联邦调查局倒是联系过了。”

“问问看。”狄雷尼劝说。“顺便也向苏格兰场提一下。”

“遵命。”

“组长,”班丹尼的报告,“我们重新问过柯立芝饭店的酒廊,没有人记得招呼过一个满手是疤的客人。案发那晚有两个人在新奥尔良室当班的女侍现在已离职。我们追到其中一个。她说不记得。另外一名已去西岸。她母亲没有她的现址,不过她答应一有女儿的消息,就会通知我们。”

“继续探。不要中断。”

“一定继续,放心。”

接着便是布恩:“组长,旅馆商务杂志给了我们一份订户名单,我们正在调查市内每一家持有这份刊物的大饭店。另外市政府、商会、旅馆同业公会、观光局等都已查过。文书人员已经按照进来的名单,分列男女两份明细表,依着字母的顺序排好了。如何?”

“地址也有?”

“对。还有年龄,目前已有三百多个名字。绝对会破一千大关。可是即使那样,我还是不敢夸口知情的就只有这些人。”

“我知道,”狄雷尼冷厉的说,“可是即使那样,我们还是非查不可。”

从这些集会,从这些报告,狄雷尼深知这些人果然是任劳任怨,士气高昂。

过了三个月的彷徨无奈之后,他们终于有了头绪。谁也不再以为徒劳无功,谁也不再低估本身的工作。

艾德华·狄雷尼不止一次的感受着做案与破案,双方之间矛盾的冲击。罪犯的狂热;警探的冷静。罪犯恰似观剧的孩童,期盼好戏连场,永不落幕。但是警探,却是个不通人情的家伙,只想曲终人散。

五月三十日,全部刑警人员在城中北区分局聚会。假使狄雷尼的揣测无误——其实,大家早已信以为真——下一次饭店恶煞做案的时间就该在六月一日到七日这一个星期,尤其是中间几天。

会议决定,尽一切可能在中区各大饭店的酒吧、酒廊加派内线。守望时期从晚间八时至打烊为止。

再外,在城中南区有五人小组的后援机动部队。犯罪现场侦察小组的工作车,驻守在西五十四街。

06

蒙妮卡在六月份一开始的三天,便觉察自己的丈夫心神不宁。

她不必问,心中雪亮。随他“自寻烦恼”吧。但是她不免想道,如果事实证明他的猜想错误,将会是怎样的后果。

六月四日,周三晚,夫妇俩对面对坐着,玩纸牌。十一点过后,他掷下牌,站起来。“不玩了,”他粗气的说。“我到城中区去。”

“你能做些什么呢?”蒙妮卡心平气和的问。“你去反而是妨碍。他们以为你是查勤,你不信任他们。”

“你说的对,”他重又归座。“我只是觉得自己很没有用。”

她怜惜的看着他。她了解这件案子对他的意义:那表示对他的资历、他的价值的再审核。

他的外观像座山,粗大强劲;隐在粗犷之后的,却是细如丝的心事。他能文能武,对艺术有专精,对吃喝有品味,对诗词能吟会赋。

而最重要的,他体贴、温柔、爱孩子。

他生长在一个天主教的家庭,虽然他早已不上教堂,她并不以为他因此抛弃信仰。他尽忠职守,择善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