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3/6页)

汤姆举起手。奥内点了点头。

“要判处什么罪行的确很有趣,”汤姆开口说,“但首先,我们必须先捉到他。请问你有什么实用的建议能给我们做参考吗?”

“你疯了?我可是心理学家。”

众人大笑。奥内心满意足,鞠了个躬。“是的,沃勒警监,这是我正要说的。不过我得先说,如果你们现在就已经觉得不耐烦了,接下来只会更加难受。根据经验,如果连环杀手是棘手的那一类,那么要逮到他得花更长时间。”

“棘手的那一类是哪一类?”问这句话的是麦努斯。

“首先,我们来看看FBI分类的精神病患者和反社会者这两个类型,看看大家通常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心理侧写①。精神病患者通常是环境适应不良的人,没有工作,没受过教育,有犯罪纪录和各种社交问题。反社会者就不一样,他们聪明、成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精神病患者会引人注意,很容易受到怀疑,反社会者则会隐藏在人群之中。反社会者被证实是凶手的时候,邻居和朋友多半都会异常震惊。我跟一个曾在FBI做侧写的心理学家聊过,她告诉我,说她面对命案时想的第一件事是作案时间。当然,杀人要花时间。对她来说,有用的线索在于命案发生时间是工作日、周末,还是法定假日。如果发生在法定假日,就表明凶手可能有工作,也提高了凶手是反社会者的可能。”

①侧写(profile,也译为剖绘)指根据罪犯的行为方式推断出他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等。这是一种归纳法的手段,在心理分析的初期,侧写师就根据犯罪事实将罪犯分成“有组织型”与“无组织型”,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型的共性对罪犯进行进一步的剖析。罪犯侧写,起源于1940年,当时的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要求精神病学家威廉·兰格侧写阿道夫·希特勒的心理。

“所以说,如果我们这个凶手在法定假日犯案,就表明他有工作,而且是个反社会者?”贝雅特问。

“现在要下这个判断当然还言之过早,不过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线索来研究,不无可能。这对你们来说实用吗?”

“实用,”汤姆说,“但如果我理解得没错,这是不是同时也是坏消息?”

“正确。我们这个凶手看起来很像那种棘手的连环杀手,也就是反社会者。”奥内花了几秒时间沉淀,然后继续说明。“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乔尔·诺里斯的说法,连环杀手每次做案都会经历一个心理历程,这个历程共分为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酝酿阶段,凶手在这个阶段会逐渐脱离现实。第五个阶段称为图腾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杀人阶段,也是连环杀手的高潮,或者说得更精确一点,这个阶段是反高潮的阶段,因为凶手希望并且期待杀人可以带来洗涤与净化,可是这个希望和期待永远都不可能满足。这就导致凶手直接进入第六个阶段,也就是沮丧阶段。沮丧阶段会导致新的酝酿阶段发生,然后,凶手开始累积能量,准备下一次杀人。”

“这个六个阶段会不断循环。”莫勒说。他悄悄走来,站在门口,无人注意到他。“就像永动机一样。”

“只不过永动机器是重复相同的动作,没有变化,”奥内说,“而连环杀手会经历变化,长此以往,他的行为模式会出现改变。幸好他的自制力会越来越低,但不幸的是他的行为会越来越残暴。第一次下手后通常最难复原,因此他杀人以后会度过的所谓冷却期也最长,这会导致长时间的酝酿阶段,这段时间他会为下次杀人累积能量,同时也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好好计划。如果凶手花费大量心力处理犯罪现场的小细节,而且杀人仪式执行得精准无比,被追查到的风险便非常低,那么就表示他还处于早期的阶段。这个时期他还在磨炼技艺,以变得更有效率。要在这个时期逮到他最困难。不过等他做过几次案之后,冷却期通常会越来越短,那么他的计划时间就会缩短,命案现场因此也会更凌乱,仪式执行得不那么利落,他冒的风险也就更高。这些迹象都显示,他越来越沮丧,或者用我的话说,他的嗜血程度持续升高。他失去了自制力,也更容易被逮到。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警方出手而不幸失败,那么他会被吓到,并且停止杀人一阵子。这样一来,他会冷静下来,然后才从头开始。希望我举的这些例子不会让你们太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