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纪念馆(第7/9页)
窗户对侧有一道门。我以为隔壁还有房间,于是抓住门把,然而不管推还是拉,门都文风不动。
“那扇门打不开。”只把脸露出地板的小绿说。
“是故意封起来的吗?”
“不是,那扇门本来就打不开。”
“没有人试着打开过?”
我问,她轻笑了一下:
“应该没有吧。”
“为甚么?”
“就算打开,也甚么都没有嘛。”
“是吗?不打开看看怎么会知道?”
“可是那扇门外就是屋外啦。”
“屋外?”
“对。就算打开了,也空无一物,只会掉下去而已。就像卓别林的电影那样。”
“那这种地方怎么会有门?”
“为甚么呢?我也不晓得,据说这是纪念馆的谜团之一。”
“哦?”我重新审视这扇门,然后发现门上刻着文字。
先是将英文字母A到Z全部排列出来,另外又这么写:
“WHO DONE IT?”
直译就是:“谁干的?”可是这句话在侦探小说的世界里具有另一层意义。WHO DONE IT,指的是以猜凶手为主题的作品。
“关于这些文字,你听说过甚么吗?”
“家父说,这也是谜。”
“没人破解出来吗?”
“据说没有。”
我再看了一次门,沿着梯子下楼了。
“有没有看到甚么中意的东西?”等在楼下的月村博士问。
我提起奇妙的门。
“关于那扇门,长年以来也一直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她说。“那是出于某种信仰吗?还是某种咒术性的东西?完全没有线索可供判断。或许只是单纯的设计错误,也有可能是盖墙壁的材料不足,才拿别处的门来填空罢了。总之现阶段没人能够确定任何事。发现地下室的时候,我们本来也期待可以解开那个谜。”
“听说没人打开过它?”
“唔,是啊,我也怀疑打开那扇门能有甚么意义。不过不管怎么样,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人打得开它。我们猜想可能是用钉子固定了,但也没必要刻意去破坏它。”
“门上写着字呢——‘WHO DONE IT?’”
“这也是谜团之一。你有甚么线索吗?”
我本来想说那是侦探小说的形式之一,但打消了念头。因为我觉得不管怎么想都跟现况无关,而且也不能老是专注在这件事上。
“那么地下室呢?”
“请跟我来。”
博士走近一个高度大约及腰的家具,恰好约是旧式冰箱的尺寸。那个家具和冰箱一样,前方是一扇单片门,也不例外地挂了坚固的锁头。博士打开锁。
“会上锁是因为发现地下室吗?”
“当然是的。过去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个单纯的柜子。”
“钥匙有几把?”
“两把。一把在市长手里。”
“请让我看看。”我检查钥匙,那是形式很单纯的钥匙。“这种钥匙要制作备份并不困难。把蜡灌进锁孔里面印模的法子或许行不通,但只要借到真的钥匙,用黏土印模应该不难。”
“可是钥匙在管理员手里呀。”小绿说。
“问题就在这里。我认为我们没有理由无条件信任那个门房。刚才我看到他的手上印满了一清二楚的纹路。你们觉得那是甚么?”
“纹路?我倒是没发现。那是甚么?”
“那是他直到刚才都用手枕着头、躺在藤椅上睡觉的证据。藤椅的纹路印在手臂上了。房间杂志还散落一地,我想那本来是放在长椅上的,但因为会碍到他午睡,所以丢到地上去。桌上有刚泡好的咖啡,我猜那一杯咖啡是睡醒后用来醒脑的。”
小绿瞪圆眼睛:
“才发生盗挖事件,他居然敢午睡?”
“习惯是很可怕的。我想那应该是他平时的午觉时间吧。如果趁他在午睡时偷出钥匙,并印模打出备份的一份应该也不难。”
“怎么这样!我要去跟爸爸告状。”小绿鼓起脸颊。
“不愧是名侦探。”月村博士听着,笑也不笑地说。
“这是低阶推理。”我内心颇为受用。
博士把柜门往前面拉开,里面一片空荡,底下铺着廉价胶合板。她抬起板子边缘一拉,板子滑动后出现一个四方形洞穴。
“这就是地下室的入口喽?”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