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黑色恐怖(第4/11页)

“就这么走了?”年轻人目送“奥迪”离去,气愤地跺着脚,从不骂人的他也忍不住绝望地骂了一句,“这些狗日的。”

这个年轻人名叫崔锁平,河东村人,是这些年来村子里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个大学生,刚刚从武汉一所大学化学系毕业。

在他念高中和大学期间,家中祖父、父亲和大姐先后得癌症病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村子里得癌症死去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看着原本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青阳河渐渐变浊变黑,变成一条臭水河,读化学系的崔锁平开始怀疑自己的家乡之所以变成“癌症村”可能与河水被污染、变质有关。

他取了一些样水带回学校化验检测,其结果令人吃惊,这条两岸村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中流淌着的,居然是含有亚硝酸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的劣五类水。

原本清波荡漾的青阳河,怎么会变成一条浊黑发臭的“死亡之河”呢?

通过调查发现,青阳河下游水质恶化危及两岸村民身体健康,与中游工业区内某些无良企业向青阳河超标排放工业废水有关,其中的名扬造纸厂更是偷排大户。

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证据、告倒告垮这些无良企业、还青阳河以河清水秀的本来面目、将家乡父老从“癌症村”的魔掌中拯救出来,崔锁平在大学四年级时,趁学校放实习假的机会,应聘到青阳市名扬造纸厂做了一名造纸工人。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卧底调查,基本掌握了造纸厂偷排漏排的证据。

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师友为他介绍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联系河东河西两村深受污水之害的村民六百余人,联名给省环保厅写了一封举报信。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河东河西两村村民的遭遇和处境引起了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崔锁平从电视新闻上看到省环保工作检查小组到青阳市青阳工业区突击检查各厂矿企业排污情况的消息之后,大感兴奋。

他推想检查小组必定要到下游实地考察,取水样测水质,走访村民调查情况,所以一直站在大堤上等待着,准备在检查小组到来之时将自己辛辛苦苦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照片等重要证据递交上去,以供参考。

谁知头顶烈日冒着酷暑苦等了老半天,环保厅的人倒是来了,可人家连车都没下,开着车到镇上酒楼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真是岂有此理!

怎么会这样呢?难道事情起了变化,还是……

现在该怎么办呢?

他知道省城来的检查小组在明天中午之前就会离开青阳市去别的地方检查环保工作,照现在的情形看,显然是彭名扬在工作组面前耍了花招,蒙蔽了省城领导和工作人员。

这次辛辛苦苦的举报很可能就会这样不了了之。

怎么办?是眼睁睁看着扳倒中游排污大户的良机白白流逝、让彭名扬之流继续污染环境为害村民,还是另想办法,奋力补救,力求告倒这群唯利是图不顾别人死活的王八蛋,还家乡人民一个公道?

沉思半晌,他忽地一咬牙,眼中透出坚毅的神色:不行,这件事绝不能半途而废,工作组不下来调查实情,咱难道就不会上访了?他不来取证,咱就不能主动上去递交证据了?

想到这里,他急忙奔回家,拿出塑料瓶,分别取了两份样水,带好相关资料,与母亲打了声招呼,就骑着家里那辆破旧自行车,沿堤而上,直向青阳市方向飞驰而去。

4

天色渐晚,一弯新月刚刚升起就被乌云挡得严严实实,天气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河面上热气升腾,堤上堤下弥漫着一种令人作呕的恶臭。

崔锁平将一辆嘎嘎作响的自行车踩得飞快。

从下游河东村到中游青阳市,约莫有三十多里路程,骑自行车大概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能赶在深夜检查组的人关门休息之前将材料递交上去就好了,否则就要在青阳市耽搁一个晚上,明天白天再去找检查组的人,彭名扬耳目众多神通广大,难保不会被他发现,也难保他不会从中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