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第8/12页)

“青神?”

“嗯,神像穿着青衣,所以叫做青神。啊啊,好像也叫做蚕丛。好像吧。”

“蚕丛!中禅寺,蚕丛是《华阳国志》中记载的《三国志》以前的蜀王之名呢。是传说中的第一个国王。古代的王果然活在民间的信仰中呢。”

“那个花阳、、、是什么啊?”

“一本古书,记载了古代蜀国之事。是晋朝是写的,但内容怪异荒诞,完全不被当成正史看待。'

“怪异荒诞?大陆的古代史不都很奇怪吗?只因为这样就不被当成正史吗?”

“唔,如果这么说,的确也是啦。”多多良望向中禅寺。中禅寺笑了。

“四川距离京城遥远,是远地边境。对了,光保先生,您刚才吟了李白诗的一部分,您知道它的后续吗?”

“呃、、、我记得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吧。啊,那首诗里的蚕丛就是那个蚕丛啊。原来他是蜀国的开国者啊。”

“是的。鱼凫也是王的名字。所以在李白生活的唐代,那些王并不是传说,而是历史。然而、、、现在不是如此了。为什么呢,因为记载这件事的史料,保存下来的只剩下远在后世所写成的《华阳国志》而已了。没有其他当时的记录。或许有,但既然已经失传,也无从确认起了。这些事物即使会变成传说,也不可能成为正史。”

“因为、、、没有其他的记录吗?”

“是的。没有记录的过去,随着记忆消失,也会随之消灭。能够维系过去的,原本就只有物质。唯有时间经过对物质造成的物理变化,才是过去的证明。但是物质会消灭,所以只要资讯没有传递给下一代,过去就只有消失一途。过去原本就会消失,若是想要留住过去就只有记录、、、或是记忆下来。”

“没、、、没有记录的过去,就只能依靠记忆吗?”

一瞬间,光保的表情变得极为不安。

“如果记忆断绝的话、、、”

“就会消失。”

“会消失吗?会消失不见吗、、、告”

光保微微渗出细汗。中禅寺答道;

“正因为如此,传递没有记录的过去——的民间传说和口传文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对吧?多多良?”

“没错。”

多多良有些激动,一本正经地点头。

“就是如此。正因为如此,田野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家稍微探出身子,责怪中禅寺说:“你也应该多外出走走才是。”然后他重新转向光保,身子更往前倾地接着说:“光保先生,怎么样?初代王蚕丛的蚕,就是蚕的旧字【日语简化字,简化之前的叫做旧体字。在“蚕”,就是简体、繁体之別。】,据信蚕丛是将养蚕技术传到蜀国的王,经过数千年后,在当地养蚕依然盛行,而且蚕丛也被神格化而受到祭祀,这完全是出于人民的感激呢。可是如今这个信仰也会出于政治利益遭到禁止,不久将会逐渐消失吧。

“该不会已经消失了吧?”中禅寺说。光保再次露出害怕的表情。

“如果我所看到的那些祭典消失不见,那么《三国志》以前的历史就真的会消失吗?会消失吗告”

光保确认似的反覆问道。这似乎是他说话时的习惯。

多多良依然一本正经地说了:

“可是光保先生,你不是看到了吗?既然你看到了,就表示资讯还活着。对,如果说蚕丛依然受人祭祀,或许二代王柏灌、三代王鱼凫的传说也都还保留着。这些都是《华阳国志》里记载的人名、、、”

“柏灌吗?字怎么写?柏树的柏、灌溉的灌吗?这个嘛、、、是有个地方叫做灌、、、是在成都盆地的西北呢。扬子江不是有个都江堰吗?那是个规模浩大的水坝各位知道吗?”

“那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坝呢。”中禅寺说道。

“是的,据说是西元前建立的。那个脏兮兮的水坝,看起来就像木筏还是栈桥一样。那一带就叫这个地名。那里有个祭典,叫清明放水节,场面非常壮观唷。和日本的祭典不同,怎么说呢,色彩缤纷,像这样竖着一大堆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