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第4/11页)
布由——自称布由的那一天——
敦子相当混乱。接着她想了一整天,做出假设,导出种种结论,又一在否定。就这么反复。
敦子不懂。华仙姑之谜自不用说,她连自己不懂什么都搞不懂,也完全不晓得硬挨怎么做、该怎么安置布由才是最好的选择。
她好几次想要找哥哥商量。
也好几次想要肯定布由的神秘能力。每当这种时候,敦子就甩动疼痛的脖子,撇开这未知的黑暗的诱惑。
想到最后,敦子决定将布由带到这里。
理由是……
敦子若无其事的望向化为阴影的男子。
侦探九成九是在看委托人。
他在凝视。
——他看到了什么?
榎木津是个看得见的人。
他看得见什么?敦子还没有得到结论。
榎木津看得见别人的记忆——这么认定应该是妥当的,敦子也这么认为。这不是能够盲目相信的事,就算相信,也不是道理能说的通的。关于这件事,敦子曾经请哥哥说明。
当时,哥哥是在质疑记忆不仅仅是积累在脑中这样的前提下说明的。哥哥的说明终究无法完全符合自然科学的范畴,所以那段解说也与科学大相径庭,即使如此,敦子还是姑且接受了那样的假说。
哥哥假设记忆的原型就是物质的时间性质量。做为权宜之计,称它为物质性记忆,不过它意味着时间的本身么?
简约来说,哥哥的主旨是:所谓记忆,就是物质的时间性经过。意思就是,过去普遍的刻画在存在的本身吧。
那么脑的职责所在,就是回溯原本不可逆的时间,将时间经过并列在平面上。并列在平面上,就代表能够意识及认识。人通常会先认识到刻画在自己肉体上的时间。换言之,短期的认识行为是现在进行式的“知觉”,而长期的认识行为,一般称为“记忆”——就是这么回事吧。
知觉几乎都是由眼、耳、鼻等感受器官的物理变化所带来。但是榎木津的视力极端衰弱。他自小视力就不好,在战争当中角膜又受了损伤。换句话说,榎木津投过眼睛带来的信号十分微弱。在视觉的认识上,其他的讯号优于眼睛——因此榎木津看得见——是这样的道理。
也就是像电视接收信号一样,接收并认识到肉体以外所带来的物质性时间经过。不过这与榎木津本人现在进行式的知觉认识同时并列在一起,所以就像电话混线的状态一样吧。
可是……尽管世上有许多人视力有障碍,却几乎都不会像榎木津那样,看得见别人的记忆。虽然有时会看得见幻影,不过那也是自己的记忆所产生的幻影,与榎木津所产生的情况完全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哥哥回答说,那是由于损伤的部位以及先天因素所造成的。若非如此,天下应该早已大乱了。
不过……哥哥是个诡辩家。妹妹敦子也完全不懂哥哥的话究竟有几分认真。而且它的前提——记忆的定义本身,就不是实证科学能够掌握的范畴。哥哥所准备的框架大了一整圈。
——可是……
一件事并不是说无法做出科学性的说明,就不值得相信。
事实上,对于时间,有非常多的科学定义,但是都只说明了时间这个概念,对于时间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的问题,自然科学依然没有任何成果。
所以如果想要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切确的说明榎木津的能力,就绝对会出现逻辑矛盾。就算不矛盾,也会变得荒诞无稽。那样的话,敦子绝对不会信服的吧。
敦子是逻辑的奴仆,而不是科学的信徒。她之所以怎样都无法打从心底相信灵魂和超自然,不是因为它们不科学,而是因为追根究底,它们不符合逻辑。无论多么的脱离科学,只要有一个充满逻辑一贯性的说明,敦子应该就会相信。
敦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敦子的哥哥才会考虑到敦子的这种性情,故意放到自然科学体系之外来说明吧。哥哥就是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