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锦瑟江山之烛影摇红 碧水画舫天上来(第6/8页)
初彤不禁目瞪口呆,心道:“我的乖乖,这艘船简直比南淮的花船还漂亮一万四千多倍!真好像是从九重天上开下来的!”
声声乐曲传入耳朵,只听那女子们唱道:
“慵起懒梳妆。对鸾镜、翠钿云鬓,青黛蛾眉。满宫梨花悄无人,惟有帘幕低垂。柳丝袅娜弄春水。倒卷檀栊寻花影,重门闭、兰烟静晓窗。更玉漏,夜渐凉。
寂寞深院银钩坠。空负那、绣帐酥香,锦被鸳鸯。水精枕上多少恨,付与瑶琴清唱。燕子依旧飞画堂。年华受几许蹉跎?减香腮、红烛滴尽泪。留一地,明月光!”
声音忽远忽近圆润清甜恍若天籁一般,众人心神迷醉。待听到“绣帐酥香,锦被鸳鸯”时,初彤忍不住“扑哧”一笑,心道:“原来这北凉的小王爷也是个风流的种子,偏好这些淫词艳曲。”刚想到这里,身边的丁无痕突然一抓她的肩膀,纵身跃向湖面,初彤大惊失色不由喊道:“我的妈哎!”丁无痕施展轻功,双脚踩着水面一路跳上了画舫。
船上的美人见突然有人闯了上来不由花容失色,惊叫着乱成一团。几个拿着刀剑的侍卫立刻冲了上来,拔剑相向。丁无痕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在下丁无痕,江湖人送外号‘玉鹞子’,特来拜见王爷千岁!”他大声说了两遍,只见画舫的美女中央缓缓站起一个文弱清雅的男子,秀眉细目,面若敷粉,唇若涂脂,身穿一袭米白色蟒袍,头发绾起别一支檀木卧龙簪,手拿一只竹笛,面带惧色的站了起来,颤声道:“本王,本王便是金阳王秦冶。请问阁下有何贵干?”
初彤睁大眼睛将秦冶上下打量了一番,心道:“啧啧啧,这小王爷长得真像个大姑娘,王公子虽也艳若女子,可眉目间总还带了三分英气,这秦冶娇娇怯怯看着跟病西施一样。可是……他瞧着倒有几分眼熟。”
丁无痕接道:“草民听说小王爷告示天下要重金悬赏《群芳剑谱》的下落,草民的结拜义妹刚好会这剑法,愿给王爷献艺!”
初彤暗地里白了丁无痕一眼,心中不屑道:“呀呀呸的!这么会儿就跟老子攀上亲戚了,这一路上都叫我泼皮无赖,现在却义妹义妹叫得亲热。”
秦冶登时眼睛一亮,喜道:“当真?快,快停船靠岸。”紧接着面带笑容道:“本王耳闻江湖传言,当年江湖第一美人白素雪于天台之上舞剑一曲,如同天女下凡,惊艳四座,至今江湖上还津津乐道,本王对此剑谱简直朝思暮想!”
说话间船已缓缓靠岸,初彤跳到岸上,放下手中的包袱,余光瞥见丁无痕对她略一点头,便抽出宝剑舞动起来。这一个多月,初彤已经将群芳剑法耍得相当熟练了,丁无痕也教她一些吐纳的诀窍,让身姿显得更加轻盈飘逸。此时只见一抹白色的身影,好似蝴蝶般灵巧挥洒,静时如贵妃醉酒;动时如飞燕起舞。矫若游龙,端的是行云流水,写意潇洒。一时间四周具静,待初彤完成最后一式“桃之夭夭”,秦冶鼓掌喝彩道:“妙极!妙极!小王不知看了多少次舞剑,唯有这回,才算真正看出了舞剑的万千气象!”说完他站了起来,几步登上河岸,来到初彤面前。
初彤忙单膝行礼道:“民女姚初彤拜见王爷。”秦冶凝神望去,只见跪在面前的少女不过十五六岁,两腮之上带些许病恹之气,却难掩天生丽色,娇俏无双,星眸中透几分狡黠精乖,低眉顺眼时看着有一万分的乖巧伶俐。
秦冶登时便愣了一愣,竟忘了让初彤平身。初彤双手抱拳半跪了一会儿,见秦冶没有反应,不由暗骂一声,顷刻间挤出几大滴眼泪对秦冶道:“王爷,民女恳求王爷救我性命!”
秦冶这才还魂,看到美人落泪急忙几步过去搀扶道:“此话怎讲?”
初彤抽抽搭搭哽咽道:“民女无意间卷入江湖争斗,身受剧毒。听人说这毒是北凉的千里追香,如若没有解药,恐怕便活不过今年了!所以请王爷救我,赐我解药!民女永生不忘王爷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