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锦瑟江山之烛影摇红 深宫偶得碧玉匣(第4/7页)

玉湖,寒桥,细雨,烟横水漫。

寒桥之下泊着一艘乌篷船。船里坐了一个如圭如璧少年,穿黛色绣金大红菊纹暗花的交领长衣,领口和袖口处滚镶一圈玉兰回云刺绣,头戴青玉冠。一双深潭似的双眸深邃璀璨,唇边挂一丝淡淡的笑容,清俊得好似画中之人。他身前置一桌,桌上摆了一壶酒,几碟小菜。他坐在船里自斟自饮,时不时的还向外张望一眼,似乎是等什么人。

忽然,少年的目光钉在一抹纤细的身影上。那是个少女,打着一顶青绸油伞,遮住了头脸,看不见容貌,但是身段颇为袅娜。穿浅紫折枝梅花衣裙,腰间束着藕色绣金五彩花卉的腰带,腰侧款款垂下几缕丝绦,随风摇曳美不胜收。

少女走到寒桥边向四周张望,露出一张娇美如玉的脸,神情颇有些不耐烦。少年眼睛顿时一亮,不顾外面的细雨,径直从船中走了出来,拱手笑道:“初彤姑娘!”

初彤听到叫声,转头看见少年,脸上不动声色,但星眸中隐隐含了薄怒,慢慢走了过去。她来赴约之前心中还是颇为犹豫的。如果去,不知道王琅会生出什么事端为难自己;不去,谢凌辉赠她的定情信物就落到王琅手中了,初彤好几次都想把这件事告诉谢凌辉,但话到嘴边却咽了回去。在本朝,王谢两家是齐名的官宦大家,关系微妙,平日在官场处事还事事小心,所以谢凌辉断不会为了一个婢女和王琅起什么争持,恐怕今后还会将她限足在谢府之中。一番利弊权衡之后,初彤咬了咬牙,决定自己亲自了结这件事。

所幸谢凌辉每日早晨都要去九城兵马司执行公务,初彤便偷了个空跑了出来。她走到王琅跟前道:“我人已经来了,如意呢?还我!”

王琅笑道:“姑娘既然来了,能不能赏脸到船上喝杯酒聊聊天呢?”

初彤冷着脸刚想说点什么,王琅却伸出手臂,一使劲将她拉上了船,而后轻声道:“只到船上坐一会儿便好。”语气里却带了不容拒绝的意味。

初彤盯着王琅看了半晌,然后将绸伞收了起来,板着脸坐在桌前。王琅笑眯眯的进了船舱,坐在初彤身边,而后吩咐船上的艄公道:“开船!”

初彤听罢吃了一惊:“这是要去哪里?”

王琅一边给初彤斟酒一边笑道:“姑娘莫惊,就是到湖对岸罢了,只一个来回。我们在船上喝酒难免无趣,一路上看看风景也好。”

初彤心中叹了口气,暗暗道:“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应对。

王琅倒一点都不介意初彤冷若冰霜,一路上巧舌如簧,讲述各地有趣的见闻。他原本游历的地方极多,见识广博,谈吐也高雅风趣。初彤虽表面上不太在意,但是也不由得被王琅的话题所吸引,面色逐渐缓和下来,心里对王琅怎么也讨厌不起来了。

王琅道:“姑娘可知中秋节那天后宫发生了什么事么?”

初彤心中微微一惊,脸上不动声色道:“我听二爷说宫里死了几个宫女和太监。”

王琅点头笑道:“不错,那几个宫女太监被杀之后,皇宫的内侍卫总管立刻开始调查,结果发现其中的两个太监根本不是宫里的公公,甚至……甚至都没有净身。”

初彤道:“哦?那可真奇怪了。”

王琅道:“御前侍卫巡查了一番,发现宫中未有任何的财物丢失,只是丢了一个小小的玉匣。”说到这里,王琅秀美的眼睛斜斜的看了初彤一眼。

做贼心虚,初彤顿时一惊,后背不由得冒了一层冷汗。那天在皇宫里,垂死的太监扔在她怀中的东西正是一个雕了瑞兽的碧玉匣!

只听王琅接着道:“那玉匣也确实是有些传奇的。话说一百多百年前,江湖上有个教派叫云顶门,此派声势壮大显赫一时,甚至兴风作浪想与朝廷作对。于是朝廷便派兵剿灭了这个门派,门主云伴鹤不知所踪。但是与此同时,江湖上又传出一个说法,那便是云顶门衰亡后,门派中的两只玉匣失落于民间,云顶门的两大圣物便存在这只小小的玉匣之中。这玉匣一个是剔透翡翠,一个是温润白玉,约莫三寸,上面雕着流云瑞兽,匣底分别刻了一个‘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