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战国风云(41)(第3/5页)
而且明明始作俑者是他,却害得阿兄受罚。对于一个小男子汉来说,这样的处罚方式最戳他们心窝了,小孩小肩膀都耷拉下来了。
他一点一点挪过去,像试探的小动物一样将脑袋依在吕安后背上,轻轻地蹭着,然后黏糊糊地呼唤:“阿兄~是,是政儿错了。”
“阿兄,你不要不理政儿。”
“政儿以后一定听话的。”越说,小孩的颤音愈加明显。眼看着就要掉金豆豆,吕安最终还是心软了,他停下笔将竹卷递了过去,“你来读,我来写。”
“好!”赵政意识到阿兄这是原谅自己了,立刻打起精神,眼睛亮晶晶地接过了竹卷,在对了一眼吕安写到哪儿之后赵政很快就找到了对应段落开始一点一点念,吕安执笔在竹卷上游走。
这一刻二人都有默契地没提吕安已经将《秦律》背熟一事。
等吕安将罚抄任务完成泰半,他终于给赵政倒了茶水细问养鱼一事。
赵政咕咚咕咚喝下了三杯凉茶,然后又将那日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等吕安听完后也觉得有些奇怪,既然鱼食鱼苗都不需要赵政准备,唯一被秦王特别指出的就是入水口一事。养鱼这事吕安没做过,但想来和普通的养畜没有太多区别吧?每日给食物,让它们运动一下,然后打扫笼舍就好了……这究竟是大王随口想出来的还是其中有什么深意?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问:“大王可是有禁止你问旁人如何养鱼?”
赵政顿时露出了恍然之色。自觉将大人们想法破解的赵政立刻站了起来,他刚刚冲到门外忽然想起了什么,跑回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吕安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然后蹬蹬蹬小腿迈得飞快冲了出去。
吕安呆住了,阿,阿弟何时变成这般的?
我弟弟真可爱鸭!!
我弟弟还会亲哥哥哟!骄傲的吕安第二天在学堂遇到捧着竹卷来的尉缭之后就半是炫耀半是自豪地将这事说了。
话里话外都带着「这弟弟是我养的哦」
「可爱吧?贴心吧?我养哒!」
「养了这么多年的弟弟,可不容易啦」的意味。听得尉缭不禁侧目看他,那眼神古怪得吕安根本没法忽略。
“怎的了?”
“缭方才骤然间想起——”尉缭墨染的黑眸中带着一丝轻柔笑意和玩味,“缭也养了一个弟弟。”
“……”这话题太危险了!吕小安立刻撒开腿往前跑去,不料尉缭动作更快,他伸手夹住了吕安的脖颈处,轻声道:“师弟,你跑这般快作甚?为兄养了弟弟那么多年,怎的我养的弟弟还没有别人家养的贴心可爱?”
吕安:瑟瑟发抖!
就在师兄二人打打闹闹之时,在咸阳宫中正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对话。
秦王嬴稷同时召见了秦国如今的两位一把手——白起和范雎。两位大佬齐齐出动引来了不少人的侧目,然而秦王见到二人后却挥退了伺候的人,只余下二人私谈。
这三人在一起会谈些什么?众人均都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各自都有猜测。
咸阳宫内气氛极为和乐,嬴稷和蔼地握住了两人的手,然后将自己打算修建忠烈祠的想法同他们说了,并且向二人发出了死后“入住”的邀请。
先秦时期,人们并不避讳死这件事情,因此当听闻秦王对他们说想要让他们以后入他的忠烈祠时,白起和范雎二人非但没感觉到不吉利,相反极其兴奋。
尤其是白起。
坦白说,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对于自己的未来做了一系列的设想,而其中唯一没有的便是寿终正寝的好结局。
其中种种理由若要论述起来极为复杂,但要论其中精髓不过「功高盖主」四字而已。
白起已经位列秦国列侯中的第一阶梯,上无可封。
而且秦王老了,秦国随时有可能改换王。而在秦国的历史中,重臣和新王之间关于权力的激斗以及由此而出的血腥和杀戮太常见了。
臣杀君、君弑臣、臣推举傀儡、王韬光养晦隐忍而后行简直都成了每一次新旧交替的家常便饭。旁的不说,便说如今的秦王嬴稷,他在即位之初便是一场持续了三年的叛乱。
白起可以说自己无心夺权,但这事他说的不算,得看别人信不信。
但嬴稷如今的这一提议便是告诉了白起,他不打算动自己,最起码在现在,在秦王眼中,他白起还是以秦国的功臣的身份,作为秦王嬴稷最信任的臣子之一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