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战国风云(20)(第2/3页)

馍馍上裹了一层金灿灿的糖液,但在遇到空气后很快由液体凝结成固体,原本就是黄灿灿的馍馍看起来就像是穿了一件金色铠甲一样,非常的英武。

不过这份英武吕安完全欣赏不了,他将一个递给了尉缭,另一个毫不犹豫送到了嘴边。

“咔擦。”吕安的小米牙破开了糖衣,穿过一层尚未完全凝结的糖层后接触到了面层,将之咬了个小月牙出来。

这种用粟米碾碎后做成的面食口感细腻清香,但是粟米中含糖量不高,味道很是寡淡,小朋友平时不喜欢吃,但是现在合着糖衣入口,口感却变得十分奇妙。

尤其是糖皮还会因为口腔内的温度缓缓融化,刚刚做好的麦芽糖韧性十足,还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米香,但这股清淡的香气稍纵即逝,很快就被更为霸道的糖香所覆盖。

吕安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他刚刚刻意凑在了糖液体凝聚之处下口,这儿的糖因为重力堆积,是一整个馍馍糖最多的地方!小孩小嘴吧唧吧唧动得飞快,小舌头灵活地将嘴里的馍馍挑出来先咽下去,满嘴巴剩下的就是半固态的糖液,这时候就是最幸福的时候。

而掌管炉灶的尉缭却将馍馍暂时放到了一边,他将锅中糖液体倒出盛放在碗里头,见锅子里头还剩下些糖液,尉缭还取来了些温水将之化成糖水。

等到一切做完后他刚想拿吕安刚刚给他的馍馍,忽然意识到小师弟很久没有动静了,在养孩子的这段岁月,尉缭对小师弟的性格有了深切的认知,心知小孩没有动静要么睡着了要么就是要搞个大动静,他忙扭头看去。

却见吕安不知何时的眼圈已经染上了红晕,原本鼓鼓囊囊的嘴巴更是一动不动,就这么泪眼婆娑得看着他。

这是……馋哭了?

尉缭以为小师弟还是嘴馋,便将自己的那个馍馍递到了吕安面前,吕安狠狠得摇了摇头,不光摇头他还将手上啃了两口的馍馍也塞给了尉缭,偏偏张不开手,比划的动作尉缭又看不懂。

最后小孩终于放弃,他张开嘴给尉缭看,白灿灿的小门牙缺了一颗。

那一颗就黏在了他嘴里半化不化的糖液上。

尉缭:“……”

尉缭默默得将两根糖馍馍放到了一边,这个动作的意图明明白白,吕小安简直要被气哭了。

以后以后绝对再也不吃糖了!!!再吃糖他就是猪!——吕小安发下了毒誓

但以后吃不吃糖是未来的事,但现在师兄弟二人要先面对眼前的问题。

牙齿怎么办。

吕安捂着漏风的嘴巴苦大仇深得看着面前的一小粒牙齿,坚定得发言“绝对不能带回家!”

没错,先秦时代巫蛊之术盛行,伴随着的也就是私生之物要极为谨慎,小朋友们从小就被告知私人物品绝对不能被别人拿过去,要是被人拿走了要赶紧回家告诉爹妈去寻找巫师做准备哦!

牙齿当然也不例外,但吕安要是拿回家母亲问起来要怎么说?难道说因为他嘴馋拉着师兄做了糖,结果才吃了两口就把牙齿粘下来了吗?

那样不是显得他很傻?

不,绝不!

死要面子的吕小安珍重得将牙齿往前推推,送到了师兄面前“六师兄,安儿的牙牙就烦劳师兄处理了呀!”

尉缭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见状脸皮已经随着牙齿一起落下来的吕安毫不犹豫就当做师兄答应了,他立刻蹦跶起来,喊着“我去给先生送糖水”一边快速溜出去。也难为他腿那么短却能跑出这么个速度。

尉缭哼笑一声,抬手将小师弟的乳牙包在帕子里面,先塞到了房内的箱子里头免得被人看了去,至于这牙齿怎么处理……他打算过几日进城时候给吕家送过去。

牙齿是万物灵性所在,是动物身上最有攻击力的存在,是以,人们相信牙齿是有力量的,猛兽的牙齿通常都会被做成项坠挂在孩子身上起到驱邪震灾的作用。人的牙齿当然也不例外。

讲究些的人家通常都会将孩子的乳齿保存起来,存放到家庙之类的地方,以祈求祖先庇佑幼童。尉缭出身魏国,和吕安的祖籍卫国毗邻,想来两国的规矩应当有八九分相似,便将此时暂且按捺下了。

哪知这一等便是遥遥无期。

此后一月赵国连翻降下大雪,道路阻塞,荀卿自然不会让人在这时候离开村落,而等到雨雪稍歇,吕安就被吕家夫妇急急接走,他走得匆忙,就连自己的衣物都没来得及带上,当然也不会带上自己的那粒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