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帝国裂变(42)(第4/5页)

汉人一直致力于在草原上燃起战火,起码能够使得三部之间互相敌视,如果可以将杂胡也加入那就更好了。这一计划已经持续了将近五年,效果斐然。但是刘彻觉得还不够。

他年纪小,性子急,自然不耐烦如刘启的政策一般慢慢来。

如果说刘启的政策是小心翼翼富人堆积稻草,努力使得稻草中央因为草木发酵产生热量的话,刘彻的爱好便是在稻草上直接点火,如果点火还不够那就浇把油,总之,不想烧也要让你烧起来。

他的政策十分的简单粗暴,无他,挑拨离间加煽风点火。

感谢匈奴草原此次派来的是比伊稚斜单纯许多的匈奴首领,比起经常和汉人打交道的匈奴左部,主要和西域各部鏖战的右部总体来说都要更单纯一些,而且左部还得到匈奴王帐的偏心和指点,相对的说右部就像是非亲妈养的一样。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中的牵扯还要挂到冒顿单于时期,有历史遗留问题,总之匈奴右部被左部压制了近一百年,要说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刘彻就利用了这一点。

他准备接下里写一封书信,让人传递给匈奴大单于,这封信件内会表达大汉对于汉匈贸易时出货量骤减的惶恐,并且表示差额此次已经托右部当户带过去了。为了表达歉意,这些东西当然是免费的。

同时他将礼单也抄录了一份,一模一样送给了大单于。

至于匈奴右当户到了草原上能不能拿出同等数量的货物,和大汉有什么关系?

这计谋看着有些单纯,但妙就妙在这里,这计策太简单,一眼就能看穿,但正因为过于简单反而会让将汉人魔化的匈奴觉得不像是汉人的手笔。

又因为此计看起来颇有些漫不经心之感,行差踏错间也并无妨,所以朝中各位大佬们就用一种堪称慈祥的眼神看着并未多做干涉,仍由小太子和他的伴读们将这一计划完善并且实事,只在其中小小地推波助澜一下。

恩,一切荣耀都属于小殿下。

但刘彻这人运气一直不错,这个计划中唯一的疏漏就是他写这封信有些刻意,而且有些不符合他的性格,所以在使者离京之后众人一直都在斟酌要如何去推动。

哪知道就在此时一封来信给了他们足够的理由。

军臣单于逼迫南宫公主书写的讨要粮食的书信成为了大汉的一场及时雨。汉太子收到信件后暴跳如雷,表示我们已经很客气地送了一批物资给你们了,你们还想怎么样?是要来比一下肱二头肌吗?来呀,谁怕谁!

他言辞颇为激烈,又经过几番修改,将其中措辞稍作调整,使得整封信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别辜负了真心的小孩所书。隔着竹简好像就能看到这小孩举着拳头上下挥舞的模样,看着半点威胁都没有,反而显得十分好笑,尤其在长者眼中,这就是一个牙齿都没长齐就想要咬人的幼狼形象。

伊稚斜收到信之后甚至都没有怀疑,因为在他的心中和南宫的形容之中,大汉的太子刘彻便是这一形象。

他默默将“小舅子”的书信看完,随后因长时间握刀射箭而粗粝的手指从汉国送给使者的礼物数字上轻轻划过,并不言语。但看起来他并没有在和汉人计较的意思。如果汉人能够识相地将东西送过来,他可以不同他们计较这一点两点的时间差,更何况于他的角度而言,这其实也是汉人因他而做的让步,比起通过贸易赚取的货物要更有面子。

时间在等待中过得有些慢,匈奴使节带着大队前进,自然比不上快马驰骋的两国使者,等他们抵达王帐的时候,汉军所赠送的货物数量已经完全公开。

众人将送来的货物和册子上所书写的进行一番比较……嗯……这事情便有些微妙了。

偏偏就在这时候大汉还火上浇油,跳脚的大汉太子没有了他父亲的阻拦,连发三份文件,中心思想就是——你还是我姐夫呢?你看看你这些年送给我们的东西和我们送给你们的,小气!抠门!你真的能照顾好我姐姐吗?能照顾好我小侄子吗?实在不行你还是把我姐姐和侄子送回来吧,小爷我来照顾他们!

军臣单于当即将这个小太子的书信自通译的手中夺过丢在了地上,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居然敢如此挑衅伟大的匈奴单于,挑衅大草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