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血蘑菇封神(第14/16页)
关东军占领东北以来,为了讨伐山林中的反满抗日武装,在北满成立了白俄步枪队,在南满成立了一支猎林队。白俄步枪队全是流亡东北的沙俄老兵油子,装备俄国造水连珠步枪,战斗力十分强悍。猎林队的成员,则是关东军用烟土、快枪、烈酒收买的森林猎人。当地的猎林人以部落聚居,狩鹿打熊为生,祖祖辈辈在深山老林里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茹毛饮血耐得住苦寒,猛如虎狼、捷似猿猱,炮管子直溜,彼此间以鹿哨呼应联络,擅长骑马滑雪,无论昼夜,都可以在密林中来去如风。猎林人的首领叫莫盖山,人称“莫老盖”,四十来岁,体壮如熊,常年披散着头发,满脸连鬓络腮的胡子,一双眼黑白分明、锐利似电,棕褐色的皮肤又糙又厚。自被伪满洲国收编以来,他带领猎林队充当关东军的爪牙,到处追击抗联游击队,割下人头去换烟土。早期的抗联队伍虽然人多,但是人员复杂,除了一少部分东北军,再有就是县城的警察大队、由农民组成的大刀会和红枪会、抗日的绺子,以及喝过洋墨水的青年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凭着一腔热血跟日本人拼命。打到后来,尽管人越打越少,可是能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下来的,几乎都成了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老兵,枪支弹药也比较充足,只不过缺少重武器,在与人数对等的关东军战斗中,往往不落下风,却没少吃白俄步枪队和猎林队的亏。因为猎林队皆为同宗同族的森林猎人,常年在莽莽林海中游猎,力敌虎豹、枪法奇准,以前用的都是炮子枪、火绳枪、猎刀、地箭,放铳打猎还得支枪架子,而今装备了快枪快马,等于是猛虎添翼。关东军骑兵的东洋马,皆为欧陆血统,体形高大匀称,特别机灵,但是很娇气,不啃野草,必须吃专门配给的饲料,耐力也不行,中看不中用。猎林人的坐骑却是清一色的蒙古骒马,骒马即母马。蒙古马中的公马好斗,两匹公马离近了就互相踢,还容易受到枪炮惊吓。骒马则相反,个头儿不高,四肢粗壮,头大颈短,皮厚毛长,看着不咋的,但吃苦耐劳,天寒地冻的时候,它能用蹄子刨开冰雪自己找草吃。众金匪远远望过去,见来人均穿倒打毛的皮袄,坐骑全是蒙古骒马,为首的头顶白狼皮帽子,就知道莫老盖带着猎林队杀到了!
7
一众金匪大惊失色,忙对血蘑菇说:“大元帅,赶紧撂杆子吧!”血蘑菇知道猎林队的厉害,即使逃入深山,只怕也摆脱不了追击。他那一个眼珠子转了两转,已然有了计较,猎林队都骑着马,到了密林边上,就得从马上下来,步行追击金匪。那是几十匹全鞍马,不可能扔下不要了,一定会留下三两个人守着马匹,充当“马桩子”。所以他当机立断,先带手下逃入密林,引着猎林队追进来,随后在山里兜了个圈子,绕回林海边缘,来打猎林队的马桩子!留下守着马匹的几个猎林人,均是老弱之辈,如何对付得了二十几个穷凶极恶的金匪,转眼横尸在地。血蘑菇一挥手,一众金匪或用喷子,或使青子,将那几十匹马全宰了。等猎林队再追出来,金匪早已跑进了山里,莫老盖看着一地死马和族人的尸首,气得暴跳如雷。土匪说黑话,称马匹为“压脚子”,猎林队都是住在原始森林中的猎人,没了压脚子,照样可以追击金匪,但是舍不得扔下马具,正所谓“买得起马置不起鞍”,马鞍子、马嚼子、缰绳、马镫一整套马具,不下三十斤,可比蒙古马值钱多了,猎林队只得拆下马具,各自背上马鞍子,然后才进山追敌。
猎林队的追击有所迟缓,血蘑菇才得以喘息,带着手下金匪翻过荒草顶子,一头钻进了野猪鼻子沟的山洞。那一带洞窟重叠、孔穴交错,幻如迷宫,存在多个出口。猎林人迷信鬼神,不敢追入深山古洞,天黑之后,便在荒草顶子的密林中宿营。众金匪惊魂未定,仍想继续逃窜。血蘑菇却转上一个念头,他三岁上山落草为寇,没什么国难当头的意识,不过他也恨极了小鼻子,自从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小鼻子没少祸害东北老百姓,更恨给小鼻子卖命的猎林队。血蘑菇打一生下来就不受待见,从小落在土匪窝,家里人都不愿意赎他,当上土匪以来,又背了“扒灰倒灶、横推立压”的恶名,所以他心里一直憋着口气。他寻思:以前常听干爹迟黑子说,祸害老百姓的都叫贼匪,劫皇纲、盗御马、玩娘娘,那才够得上英雄好汉。我干爹和我老叔,虽也顶个匪号,可是一贯锄强扶弱,白山黑水间的老百姓提起来,哪一个不挑大拇指?我这辈子东躲西藏,没干过几件像样的事,这一次下山砸窑扑了个空,又被猎林队追得如此狼狈,将来去到九泉之下,有什么脸见我干爹、见我老叔?倒不如趁机干他一家伙,露上一把脸,扬一扬我的名号,才不枉在绿林道上走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