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血蘑菇出世(第7/10页)

跳单鼓的掌坛换上行头,头戴黑色八角帽,耳边缀一个红绒球,身穿黑色对襟扣襻武生服,腰缠红带,挂着腰铃,斜背明黄色挎包,脚踩云勾鞋,脸上涂唇敷面,额间勾红。几个跟班也是描眉打脸,披红挂绿。掌坛的手摇羊皮太平鼓,伴着锣鼓点唱起九腔十八调:“文王鼓,柳木圈,上头拴着八根弦,八根弦分两面,四根北来四根南。四根朝北安天下,四根朝南定江山。中间安上金刚圈,上面串上八吊钱,八吊钱分两半,敬了祖宗敬神仙……”嘴里紧忙活,身子也不闲着,一会儿坐在椅子上,一会儿蹿到供桌前,几个徒弟跟在他屁股后头随声唱和。关家大院上上下下两百多口子人来了一多半,挤在周围看热闹,喝彩声此起彼伏。

大户人家请单鼓,讲究请十二铺,从开坛鼓开始,把天上的神仙、地下的亡人、家里的列祖列宗,全请过来赴宴,其中穿插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十大贤良等唱段,最后来上一段“送神”,将这些神灵挨个儿送走。到别人家跳单鼓兴许还能敷衍了事,跟老关家可不敢胡乱对付。掌坛嗓子都唱劈了,连着唱了半天一宿,趁天光未亮,小六子把箩筐里那只大公鸡拎出来,手起刀落斩下鸡头,鸡血往供桌前一淋,以此驱邪挡灾。掌坛接过管家关长锁给的赏钱,带着几个跟班告辞离去。

可不作怪,转过年来,关家老太爷坐在家中无疾而终。要说这个老爷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在那个年头可以说是寿终正寝。按照关外的风俗,一家老小、使唤用人都换上丧服,老太爷口含制钱,头朝西停在炕前床板上,取下祖宗板用红布包好,也搁在床板上。床板不能走屋门,得卸下窗棂子,等到大殓之日,关长锁叫几个长工帮忙,由这几个长工把老太爷从窗户抬出去,再行装殓入棺。关外用的棺材又叫“鞑子荷包”,棺盖状如屋脊,中间隆起,两边倾斜,上尖下方,棺材头上钉着风火翅,挂一块貂皮,从内到外彩绘日月星辰,棺底铺上谷草、栗树枝子。下葬之时,孝子站在棺材两侧,只见头顶不见面目。一行人浩浩荡荡奔了坟地,将老太爷埋入祖坟。回来服丧百日,没等脱去孝服,老太爷的长房长子?关家大爷也过世了,此后又莫名其妙死了两口人。半年之内,老关家没了四口人,关长锁没干别的,净忙活白事了,成了棺材铺的老主顾。

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越是大户人家,越不能少了当家做主之人。关老太爷在世时,已安排了大儿媳妇儿当家。大儿媳妇儿如今也有五十多岁了,办事公道,素有威德,上下人等没有不服气的,都称她为“大奶奶”。大奶奶手段向来了得,心知接二连三地死人绝不寻常,便闭门焚香,摆出从娘家带来的一个金丝楠木匣子,跪下磕了三个头,恭恭敬敬打开小铜锁,请出一个画轴。画轴白玉做轴头,古檀为轴身,展开来有两尺宽,四尺长,画中一物周身灰毛、牙尖嘴利,半似狼半似狐,名为“纸狼狐”。大奶奶把纸狼狐挂在墙上,她则盘腿打坐、闭目冥思,让保家的纸狼狐去查一查此事。这一查不要紧,敢情年前请跳单鼓的来家里做法事,有人暗中做了手脚,并没有把活公鸡的头剁掉,那只公鸡不死,老关家还得死人!

可这个人是谁呢?怎么跟老关家这么大仇?大奶奶再让纸狼狐查下去,得知此人是双岔河对岸的老祁家小六子。这小子一直以为是老关家坑害了他们家,借厌门子中的损招下了“鸡头殃”,接连害死老关家四口人。既然结下了死仇,那有什么可说的,大奶奶以牙还牙,命纸狼狐去勾祁家小六子的三魂七魄。

再说这个小六子,年前在老关家跳完单鼓,出来天刚蒙蒙亮,抱着那只半死不活的公鸡躲进山里,找了个破马架子窝铺容身,拿一枚大针穿过红线,把鸡脖子上的刀口缝合,当祖宗一样供着,他吃什么,给鸡吃什么。果不出他所料,老关家一个接一个地死人,坟地上的野草都踏平了。小六子自以为大仇得报,怎知好景不长,接下来他夜夜梦见纸狼狐,一觉醒来浑身盗汗,气色一天不如一天,谁见了都说他一脸死相。小六子自知大事不好,他心里头又有鬼,不敢跟跳单鼓的掌坛说,怕掌坛知道他暗中使坏不会轻饶。小六子思来想去,记起行走江湖这几年听说的事。猫儿山一带有个跳萨满的神官本事不小,请神送鬼的手段了得。他急匆匆跑去求那位神官救命。萨满神官听出蹊跷,问他到底惹上了什么人。驱遣纸狼狐会折损自身阳寿,不是死对头,可不会用纸狼狐来对付!如今性命攸关,小六子不敢隐瞒,把前因后果怎么来怎么去,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神官听罢,闷头抽了几口旱烟袋,这才对小六子说:“你这件事我管不了,纸狼狐乃奇门神物,我未必对付得了,何况过错在你不在关家,你爹种黄烟败家,又不是老关家设的套,你却用厌门子的损招给人家下了鸡头殃,以至于引火烧身。除非你把那只鸡宰了,上老关家去认个错,求人家把你饶了。”小六子心里凉了半截儿:“老关家让我整死了四口人,我抱着一只死鸡找上门去,能饶得了我才怪,您这不是给我指道儿,是把我往死路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