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燕云台上(第4/5页)

燕燕轻叹:“我们这里已经算好了,至少幽州以北,已经几十年没有战争了。我听说南方列国,这几十年来,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争呢。”

韩德让长叹:“是啊,南方列国,几十年来已经白骨如山。这燕云十六州,倒不知道是……唉!”想当年契丹人南下,燕云十六州受灾,汉民纷纷逃到南方去。可等到中原列国混战之时,这契丹人所统治的燕云十六州倒成了难得的安定地区,不但没有再逃亡,甚至还有南方的汉人逃向燕云十六州。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起,他们这些汉臣,也终于死了南投之心,而着力去经营好这北国之地的百姓安乐,去努力让胡地从汉俗,做化胡为汉的奋斗。

他不欲再说下去,只岔过话题,道:“我听说,如今长江以北基本上都已经被赵匡胤所剿灭,我也但愿赵家江山能够长久一些,免得黎民又受民灾。”说到这里,不由心中暗叹。之前他们甚至以为一统天下的会是周主柴荣呢,可柴荣尸骨未冷,江山已经改朝换代。也不晓得这赵宋江山,能有几年。与其寄望南方,还不如自己努力吧。

燕燕道:“我爹说,宋主有一统中原的野心。德让哥哥,你说他还会再来吗?”

韩德让摇头:“我不知道。”他顿了一顿,又道,“虽然不知道这次他为什么忽然退兵,但他再来,怕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怜因他这一次无功而返却受攻击而死的那些士兵百姓,无论是宋国的还是辽国的。等他下一次积蓄好实力出征,又是一番杀戮。可怜燕云百姓却永远为这种来来回回的拉锯战不停献出生命。”

燕燕看着眼前一切,忽然长叹一声:“是啊,任何一个英明之主都不会放弃易守难攻的燕云十六州。”

韩德让有些惊讶地看着燕燕:“燕燕?”

燕燕指着远方,仿佛前面有一张天下舆图:“当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辽国才有南下的资本。燕云以南是富庶繁华的千里平原,大辽铁骑纵横奔驰昼夜,即可饮马黄河。只要大辽强盛,旦夕之间便可攻入南朝腹地。若是失去燕云十六州,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一步一个关隘,光是为了越过长城一线的天险,大辽就不知要费多少力气,死多少契丹男儿。更别提燕云富庶、百姓勤劳,这些都是大辽不可失去的财富。宋国虽然想要回燕云,可大辽更不愿失去燕云。”

韩德让听着这番话,看着燕燕的眼神,越发多了一些寻味,这个小姑娘,虽然单纯天真,但终究还是后族之女、宰相千金,她从小到大受的毕竟是后族教育。后族的姑娘,不只是为后为妃,如述律太后那样,还能够亲自率兵征战,甚至皇帝不在的时候,有独立执掌朝政的能力啊。

他的眼神越发地深沉,后族许多姑娘纵然接受骑射之学、御兵之术,但契丹人对于汉文化接受者并不算很多。便如述律太后,也是资质天生,又加上后天种种环境,才能如此。

而萧思温,不但按照后族的教育来养育他的三个女儿,甚至还让她们研习汉学,有着天下政局的大观念。果然如外界所说,虽然后族三支各有消长,但大辽的下一任皇后必出萧思温家的传说,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啊。

他的心中为燕燕的惊人之论而感慨,不想这发表惊人之论的少女转过头看着他,忽然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顿时自己破了那层高深的面具,笑嘻嘻地道:“德让哥哥,你怎么不夸我啊?”

韩德让怔了一怔,不禁失笑,顺着她的话夸奖道:“你说得很对。我只是没想到,你竟会对这些有兴趣。”

燕燕却摇摇头,笑道:“有时候爹爹和大姐会在家里谈古论今,我偶尔听听罢了。”韩德让方有些放松,却听得这丫头又出惊人之语:“其实,我觉得德让哥哥想燕云百姓免受兵灾之苦也很简单啊。”

韩德让饶有兴趣地问她:“哦?你说该怎么办?”

燕燕明亮的眼睛望着韩德让,大声道:“宋兵敢北伐,就是因为我们大辽主上昏庸,有隙可乘啊。如果君王英明,调度合理,以攻为守,以北汉为屏障,宋主只怕连幽州城下也到不了!”

韩德让吓了一跳,掩住燕燕的嘴:“轻点声。”他的手一触到燕燕,才感觉到自己失态,连忙缩回了手,脸也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