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9章 一张永恒经典的照片(第3/4页)

这位大哥既不像韩明求老头那么老道,随机应变,也不像是蓝盈盈、宋怡,能把自己都交出来,他属于两者之间——所以从排练时候开始,他就挺难,太难了,硬接季铭他有点费劲,被带着跑他又不情愿,就尬在中间。

任鸣之前没想到,他在公演前夕最担心,居然是汪雷。

要知道应该找一个更老道的演员来的,年龄本来也不是问题,只是当时想着都是中青年也比较合得来,现在想想,是有点自我设限了。

但是此时,汪雷却发现了一种顺畅感。

尤其是军官和溥仪在盛京皇宫的一番争执,他背后的鬼子兵,似乎都在给他力量和气质,来对抗季铭无所不在的戏剧张力——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季铭在托他了。

要不是在舞台上,他都得给跪下。

大哥,要不要这么猛啊。

站在他面前的季铭,表演水准有增无减,但同时,他还能利用鬼子兵,利用站位,利用布景来帮他跟季铭自己抗衡——然后整个戏的张力和能量,就啪啪啪的往上炸,就像蔡大师的那一件烟火装置艺术——《天梯》一样,层层叠叠。

当最后溥仪认输,鬼子扬长而去之后,仿佛孤狼——或者说丧家之犬,只余一吠的样子,在越来越暗的的灯光里,将溥仪一生最重要的特质,傀儡,直接放到了观众心上。

看到没有,这就是傀儡,这就是溥仪。

从登基,到逊帝,从京城,到津京,从紫禁城到盛京皇宫……他从来都是个傀儡。

第三幕落,季铭稍稍侧身,形单影更只。

最后的尾声,是季铭的大独白占主流了,以及大量的旁白——来自隆裕的,来自孙太监的,来自文绣婉容的,来自租界洋人的,来自中国百姓的,来自鬼子的……它们先是一个一个来,溥仪或者辩解,或者控诉,或者沉默,或者畏惧,然后渐渐的他们开始叠加着而来,四面八方都是各种各样的声音。

季铭在舞台上左奔右突,他说着不成文的话,时而高昂,时而低沉,事儿斩钉截铁,时而飘忽不定——最后他整个人趴在了舞台上,一束追光落下,将他困在其中。

溥仪安静下来,他甚至觉得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尾声在他唱着新中国的红歌里结束,他坐在那儿,仓惶又平静,于影子相视无语,仿佛都在问,你是谁?你怎么这么让人作呕?

落幕之后,整个剧场安静了接近有半分钟。

没有说话,没有人鼓掌,没有人退场,连灯光都仿佛被冻住了,或者更准确地说,仿佛进入了贤者时间。

后台也并没有任何担心的意思,他们也完全不觉得已经过去半分钟了——后台沉浸在剧情中的程度,只会比观众更甚。灯光亮起,一道光将大家都从舞台世界里揪出来。

季铭的粉丝突然才想起来组织者说的。

结束了之后,就是我们的时间了。

“啊啊啊啊!”

哦呦。

吓死老子了。

这些小姑娘好野,要是爷爷我再年轻六十岁……

“噢噢噢噢。”

各种欢呼的拟声词,跟如潮水拍天一般的掌声一起,将整座剧院变成一个工厂——是那种建国初的,机器轰鸣,工人精神面貌极佳,人人都带着高原红和大笑脸的工厂。

喧闹、欢喜。

“走吧。”

任鸣笑着一招手,几十个演员,前后三排上台——看到谢幕演员上来,已经拍红的手掌之间,又发出了更热烈的声音。

“好。”

所有的欢呼,此时全化作一声声吆喝“好”——有耄耋之年的老观众,有满脸激动的新粉丝,有温婉的女性,也有豪迈的大哥,此时此刻,全都站起身来,毫不吝啬地,将叫好声,将夸奖,将赞美砸到了舞台上。

全是真心。

如群星落下,悬在这片剧场天地,熠熠闪光。

季铭就站在任鸣的旁边,最中间的地方,也是所有观众情绪的目的地,绝大部分的人都在看他,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了火眼金睛,能隔着舞台,看到那么多观众眼里的情绪。

啊!

四肢百骸,仿佛通电了一样,麻酥酥之后,全是舒爽。

鞠躬,鞠躬,鞠躬。

连续鞠躬之后,依然等待了几分钟,所有的掌声才平息下来,像是过了一场狂欢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