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0章 再相遇,那个他(第3/4页)
翻一个白眼。
“哈哈,你学的怎么样了?我很好奇啊,你真的是为了粉丝会啊?”
季铭点头。
“那你还真是个二十四孝偶像了,不错不错。”
“那是,像您这么任性,万人迷回归家庭,都那么果断。”季铭看了会时间:“脚本没有啊?”
“等会发在群里吧,你注意看一下。学校还是吸取了你的意见的,在新校区制作,你们这些老校区的拉过去一起拍,有四个快闪场地,图书馆大厅,然后实践中心前头、校园门口,然后那边有个桥,前面景色不错,是最后汇集的地方,用航拍……”
季铭点点头:“有车一起过去吧。”
“对,等会群里也会通知,7点半这里出发。”
“知道了。”
“你是有什么事儿么?”
这么一会儿,看了两回手机了。
“哈哈,我拍的一电影剪的差不多了,导演让我去看看。”
“是文导那部?”
“对。”
程郝摆手:“那你赶紧去吧,到时候上映了我再去支持。”
“谢谢您了。”
其实说剪完了也不对,送展版剪出来一个180分钟的,后头还要精剪,具体多长季铭不知道,得看需要。反正最后的正式上映版本是90分钟的一个戏,文晏很下得了刀子,当初讨论片场的时候,她非常坚决地定了90分钟,而不是120分钟。
“90分钟够了,再多就是给自己冗余的借口。”
是个狼灭。
文晏让他过去一起看看效果,谈谈意见——剪辑这个东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所以很多主流奖项,都有剪辑奖,这个是给剪辑师的技术奖,再加上定方案的导演,或者再加上制片、主演,你就知道剪辑这个工作,要投入多少精力和人力。
太重要了。
一个戏,拍出几千个小时的素材来,最后出来个一两个小时的片子,得多难。必须心里要对这些素材了如指掌,也要对这个故事的表达有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说脑子里有一个样子,然后你也知道你有什么东西,把两者之间合为一体,成就一个完整的作品出来。
大部分的时候,是没法到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九十、八十,都很难做到。
必须妥协。
这就是导演难做的原因——当然,你得真是自己去做这些,挂个名字,请个强悍的制片人,然后找一帮资深副导演一起,那就算团伙了。
季铭到了剪辑师的工作室,这里边有个小放映间,文晏,宋梅,企鹅那边的制片,喜田的张总,都已经在了,大家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往放映间一窝。
看半成品片子,跟看成品,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头一个,文晏拍戏的时候是现场收音的,这会儿还没有修调,有杂音,然后一些弱掉的声音,还需要演员来补配,这会儿都没有做,所以看着看着,突然,哎,声音没了,或者高了低了,再加上很多中间的过度效果也没有全部完成,甚至会有从这个景,直接跳到另外一个的情况。
季铭不是单纯拿一个欣赏的视角去看的。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一个类成片。
很神奇。
不只是第一次看《遇仙降》,因为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自己主演的电影。
真的是以他为主的一个电影。
三个小时,看完都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大家饥肠辘辘,却似乎并不觉得难受。
“好片子,好表演。”企鹅的王娟经理,难得感性:“特流畅,特自然,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百转千回,但越看心越静,不会焦躁不耐。尤其季铭的表演,真的太好了。你们看,从一开始,这个李元,再到最后这里,他看到小狗跳沟,然后掉进去了,那个笑容——整个过程,真的会让人有一种想象,是不是我们也可以这样涤荡心灵,重新拥有快乐,拥有自我,不再焦虑,不再迷茫。也会去回想,什么东西会是我们自己的‘诗词’,能让我们认识生活,认识美,能给我们勇气,给我们指引。”
阅片无数的王经理,当然很有见地。
季铭点点头,他看着屏幕,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地吐出来,仿佛回到了去年夏天,回到从江的侗寨,那些并不精致的,阿姨和大婶儿唱的侗族大歌,也从记忆力中醒来。
“我觉得李元的戏留的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