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双璧(第2/3页)

何烨同潘彬与张洮都是老相识,自然犯不上为这个较劲。他二人把会试主持妥当,接下来就是殿试了。

自然,今年皇帝陛下还是要给这些科举精英出题。

为着这个,朱凌锶又是提前一个月吃不下睡不香,生怕这些千军万马杀出重围的佼佼者,题目拿到手一看,都傻了眼,于是发现皇帝大人原来是个草包。

何弦说过,自己烦忧什么,就去向这些士子问计,朱凌锶其实一直很想问,“何谓明君?”

但是这个问题问出来,朱凌锶有预感会收到一堆气贯长虹的马屁,毕竟这种场合,没有人会冒险不夸一夸皇帝。

那就变个方式问好了,于是隆嘉十年的殿试题目变成了:

“治国之道,在于________________。”

各位应考的进士纷纷表示,这种填空题还蛮新颖的。

当然不止于填空,填完了还要写一段八股策论。

对于殿试的结果,朱凌锶基本上和何烨没有异议,只有一人,何烨认为只得三甲,潘彬却说一定在二甲前,争执之下,请皇帝决断,朱凌锶看了,也觉得很好。

拆了名字一看,潘彬大喜,拊掌叹道,“原来是他,”何烨也不禁惊道,“居然是他,那便是了。”朱凌锶十分好奇,只看一眼名字,就怔住了。

于是张榜公布,三鼎甲打马游街,每次殿试完毕,京城中就横空出世了三个流量。

状元、榜眼和探花,一时间成了各位朝臣理想的女婿人选,不过本届状元和榜眼都已婚,就只剩下探花了,可想而知,这位少年一下子承担了多大的压力。

恩荣宴在建极殿中举行,当日考试的地方,忽然变成飨宴之所,精心拔擢的帝国精英们,从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宦海生涯。

何烨作为宴会主持,先请皇帝讲话,朱凌锶为了维持人设,简短地说了几句,潘彬最后结尾,叮嘱大家吃好喝好,少喝酒多交流,现在结下的情谊,日后到了官场上说不定可以用一辈子…之类。

接下来就比较自由了,朱凌锶先敬两位主考,感谢他们辛苦为后明选拔人才,何潘自然是谢恩连连。眼瞅着大家都吃过一轮,朱凌锶便下了座位,去和大家面对面交流。

状元、榜眼一一敬过去,看到皇上来和自己敬酒,这些士子都激动得要僵住了,这种人生的高光时刻,感觉可以拿回去吹一辈子。

接下来是探花郎,他服色与状元榜眼相同,都是白绢中单,外罩绯袍,只是乌纱之上,插着翠蓝绒花。

潘彬指着他说,“皇上,这位便是霍砚。”

霍砚早已跪好,如今便说,“眉山霍砚,叩见皇上。”

等他行完礼平身,众人看到他的脸,便都在心中叹道:“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

霍砚容色秾丽,唯独一双眼睛,清正端然,满面瑰色便为之一收,显出沉稳的派头来。可也不免被人议论,都说这满殿中人,也只有他,插上这绒花是最配的。

他见了皇帝,眸中星闪,似是一惊,须臾嘴角微动,带出一抹笑意。

“霍清池愿为吾皇效力,谨遵圣意,殚精竭虑,不敢有违。”

表忠心这种事,虽然听起来有些肉麻,但是在这种场合,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大家这时候情绪比较高涨,未尝说的不是真心话。

但叫朱凌锶吃惊的,不是别的,而是探花郎的名字。

他居然是霍清池啊。

在《权奸当道》这本书里面,谢靖扳倒了刘岱之后,渐渐自己又往刘岱的方向发展,朝廷里一批级别较低的少壮派,很是不满,于是暗中结成联盟,以扳倒谢靖为己任。

这个联盟里领头的人,就是霍清池,刚才说他叫霍砚,朱凌锶又一次理所当然地,没认出来。

霍清池是富家子弟,幼时在青城山习武,后来不知哪根筋开窍了,读了几年书就跑出来考科举,今年只有二十一岁。

他的殿试填空题,写的是,“治国之道,在于轻赋,清吏,青天。”

减轻赋税,发展生产,整顿吏治,打击腐败,健全司法,严格审判。

这份卷子得分很高。

厉害的人都是相似的,朱凌锶有些黯然。

好了,谢靖以后的对头也出现了。不过朱凌锶今晚的重点,并不是他,发现霍清池只是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