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3/4页)



  “给。”

  “……谢谢。”

  “还有车钱回家么。”

  “有的……”摸出口袋里的一把硬币。

  “那就好。”原谦将刚刚说话时同样从自己身上找出的两枚硬币放回去,“我也没钱借你。”

  女生想着那大概也是他的车费,可随后才察觉对方应该是骑车上下学的。

  “你不愿意说,我也不会强迫你讲,”把钱包还回去时,男生这样说到,“只是至少把自己准备得强大些,以免事后给他人添麻烦。”

  “……我可没求你来帮忙啊。”女生听到后句,一下急红脸。

  “我说的不是你。”收过意义含混的话音,原谦将空出的右手插进裤子口袋。指尖触到的还是两枚长期放在那里的硬币,已经变温热的边缘。

  父母离异在他读初一那一年。面对大人决定的事实,小孩子没做过多反抗。惟一一次是母亲离开后的冬天,13岁的原谦从学校放学后突然决定去妈妈那里看一看。他坐了40分钟电车赶到母亲的住处,也见到妈妈的新爱人,新组成家庭的两人对他很亲切。不过母亲没有留他吃晚饭,那位叔叔也说“时间不早了,为了路上安全还是要早点回去啊。”

  原谦便识相的告辞了。一直到他走出这片住宅,来到车站时才发现,因为先前已经用完了车钱,自己这时身上已经没有多余的路费回家。

  当时五官轮廓还留着孩子青涩的少年,返回到母亲所在的大楼下面,却站了很久还是没有踏进去。

  妈妈的新家在高层住宅第21楼。

  从底层数上去,差不多到第14楼的地方,无论怎么眯起眼睛,也已经看不清了。越往上的越无法分辨。混在了一起的窗和阳台。

  男孩揉了揉眼。用的力气太大,眼睛红开一圈。

  最后他向路口杂货店里的老板娘借了两元钱。第二天再回来还给她。

  第一个后续报道是,在多日后与母亲的重逢里说起自己曾经到访的那一回时,母亲很惊讶地说:“怎么是冬天呢?明明是四月底,已经很暖和啦,那天你还穿着单衬衫呢。”

  “是么。但……我记得——”男生最初露出不相信的表情,但迅速地撤换了。

  是啊。在等老板娘回身从抽屉里找硬币时,自己曾经冷得打了一连串哆嗦之类,也可以是很主观的感受,也未必就说明那段记忆发生在冬天。

  而第二天后续报道是,最初只是无意的保留,但随后却变成了长时间的习惯——从13岁保留到现在,原谦一直留两元钱在身上,一确保自己可以顺利回家。

  13岁,14岁,到15岁,16岁。已经4年后。带着两枚硬币成长到今天。

  【句点·壹】

  小城的中心枢纽是个十字交叉路口。路很宽,两边植满长龄的树,一年年立成轩昂的墙。几乎所有城里的人,每天都有一次穿越这个路口的机会。

  入夏这一天,有薄云,极轻极轻白。树叶染满天,而道路笔直。余下的地方全都可以填进风。

  赫桥高中二年3班的时纪野乘坐的电车停在了交叉路的红灯前,他从没有醒彻底的瞌睡中睁开眼,最后又撑过下巴迎着车窗外的柔光假寐。

  无意识的也会张眼扫一扫窗外。

  明敬高中二年1半的钟尉将饭团的最后一口死命塞下后,与其他骑车族一快赶在绿灯熄灭前拼命蹬过路口。动作得太急,饭团外的软塑料包装都没来得及扯走而是囫囵地咬在嘴里。直到钟尉穿过绿灯,才将它吐出来,扬手扔进一边的垃圾桶。

  在路上解决早饭的人总是有的,骑车族里虽然不多,可走在马路上的人几乎人人手里都捧着什么。

  赫桥高中一年9班的柯壹壹这天没有继续她最爱的鸡蛋饼,而是换成了炸麻球。没有想到东西很油腻,她吃完一口就有点苦起脸来。在拐过十字路口右转前,女生到刚开张的报刊亭张望了两眼,发觉最新的期刊还没有到,便越过他人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