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7页)



  "烫手了,抱歉。"男生像是把打火机举到嘴边。宁遥听见了吹气的声音,这才下决心对他说:

  "用蜡烛吧。"

  "也好。"

  等到了12楼,宁遥早已喘不过气。令她比较意外的是对方同自己一样都是到12层,推开楼梯甬道边的门踏进楼层的走廊,是明晃晃的灯光,从某个切面间不断溢出,四下被泡在安逸泛滥的明媚里。宁遥感觉是如释重负,而男生吹灭了烧得只余最后一小截的蜡烛。

  腾空而起的青色烟雾,像微缩的云。在某个瞬间里,带着特有的气味,随着时间摇动的筛子,被轻轻过滤在了下方。

  道谢过后,宁遥就和对方就此分别。然而两人却往一个方向而去,不由有些尴尬。直到最终停在同一扇挂着"1202"号门牌的门前。

  "你是?"宁遥开口时,男生也有些困惑地问:

  "你找谁?"

  "诶?我,我找王子杨。"

  "这里没有这个人。"

  "啊?不,不可能啊……"宁遥又看了一遍门牌,和心里的数字重合无误。

  "这里是21号门12楼1202,你是找这里么?"

  "21、12、1202……"嗫嚅着和记忆比对着,12、21、0、1、2……随后才醒悟过来。是自己一路默念结果中途搞混了,就这样吟着错误的数字直到这里。

  "对不起。"慌慌张张地要走。听见背后的人出声:

  "你一个人走,不要紧吧。"

  "不要紧的。"说出口的话却因为咽了一下喉咙而有些走调。男生扫了宁遥两眼,想了一会,把手里的东西递过来,"打火机给你。"

  绿色的塑料壳打火机。

  宁遥没有对王子杨解释什么,只说自己买不到蜡烛所以也懒得去她家。王子杨还是有些怨色,直说那也不打个电话来,我还因为你在路上出什么事了呢,宁遥你这人总这样,不想的时候就不出一语地跑,摊子扔在那里,打个招呼都不会。

  宁遥抬眼看着王子杨有些阴沉的脸,开口说:"嗯,对不起。"

  "下次别这样了啊!"

  "嗯……对不起。"手伸进校服口袋里,握住那只打火机,"以后不会了。"

  和王子杨是从小学五年级起的朋友。那时宁遥刚刚跟随父母回到上海,小学生对与新同学没有高中生那般的冷淡,都积极地拿着课本上传授的友谊去巴巴地实践。于是很快同桌的王子杨就成了宁遥最熟络的朋友。学校周围最受欢迎的零食摊都是王子杨推荐的,班里唧唧喳喳的男生都是王子杨介绍的。没多久她就成了宁遥家里的常客。父亲母亲都挺喜欢她。

  妈妈说的最多关于王子杨的一句话是"到底是标准的上海小女生。"

  什么叫标准的上海小女生。

  王子杨。

  王子杨这里成了个形容词那样地被使用。当宁遥尚且对于"标准的""上海的"无法清晰定义时,整个儿渗透进她认知的,就是王子杨的一切。小时候在孩子手中最流行的塑料皮铅笔盒,就是王子杨,就是上海;一双挺刮的红漆皮搭扣鞋,就是王子杨,就是上海;母亲是任何时候都皮肤白皙的中年妇女,就是王子杨,就是上海……

  等长大了后,想起那些直白而幼稚的判断式,却很难轻易笑出来。因为直到今天,宁遥一日日地目睹着王子杨成长到17岁时,心里依然存在着同样的判断式。

  家境良好的,房间里有欧式桃木床,就是上海,就是王子杨;挑拣一切机会逃避穿校服,在老师允许的范围内露出肩膀的,就是上海,就是王子杨;说话中含有非常真实的撒娇成分,习惯性将自己依向别人的,就是上海,就是王子杨;不由自主地将自己放在行使命令的位置,却又没有命令口吻的,就是上海,就是王子杨……

  宁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记住的全是令自己讨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