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第2/6页)

萧珏凤眸凌厉,一拍龙案道:“朕便御驾亲征!”

雁门关失地收不回来,终究是他心头大患。

谁也没有料到萧珏会这么拍案就定下了,满朝文武皆惶然下跪:“望陛下三思!”

萧珏一拂广袖,沉喝:“朕意已决,退朝!”

言罢率先离朝,留下文武百官顿足叹息。

有大臣埋怨李太傅:“李老,您又不知不知陛下这离经叛道的性子,怎还提议御驾亲征?”

李太傅也没想到萧珏为了这一战,甘愿冒这么大的风险,但他只叹道:“张大人莫忘了,陛下登基之前,也是在雁门关军中历练出来的。”

言罢也甩袖离去,几个大臣砸吧了一下李太傅这话,还是没弄懂李太傅想说什么。

“太傅这话里到底是何意思?”大臣们面面相觑。

一人思量许久,不确定道:“许是说陛下一身血性,见不得大翰国土被蛮夷践踏吧。”

*

太后听说萧珏要御驾亲征,当晚就把一哭二闹三上吊上演了一遍。

见萧珏不为所动,太后干脆撺掇叶卿,让叶卿跟她一起劝萧珏,不许他去战场。

“你不顾及哀家,你好歹顾及皇后啊,你瞧瞧她这肚子大的,才五个月就这样了,再过几月她肚子里的孩子就要呱呱坠地!你非要在这时候撇下她去关外?你知不知,妇人生产,那是半只脚都踏进鬼门关去了!”

太后拿叶卿腹中孩子说事,唾沫星子都快说干了,萧珏面色有几分动容,却始终没打消御驾亲征的主意。

叶卿始终一言不发,太后顿时就急了,对她道:“你这孩子,你倒是说句话啊,就眼看着他这么去胡闹么?”

萧珏开口带了几分无奈和苦涩:“母后,边关战事,怎是胡闹?”

太后见他油盐不进,干脆也把狠话撂下了:“你要是执意去边关,你妻儿若是有个好歹,别怪哀家照料不周。”

真要出征,萧珏的确也放心不下叶卿,但如今这情形,由不得他。

上半年江南水患,江南一带粮食收成本就不好。关外这场战打了几年,国库也维持不了多久。

若是再拖下去,到时候军饷粮草都成问题。等到国库空虚,边关断粮,届时关外大军就真的只能任人宰割了,必须得速战速决。

“儿臣出征后,宫中一切,还得劳烦母后打点。皇后……也劳母后照顾一二。”萧珏跪下给太后磕了一个头。

太后跟萧珏感情本没多深厚,此时不免也红了眼眶,她狼狈转过身去,开始赶人:“行了行了,你们都回去,成天给哀家找麻烦事……”

萧珏这才牵着叶卿的手走出了太后寝宫。

长寿宫离昭阳宫不远,二人没叫步辇,便踏夜色慢慢往昭阳宫去,萧珏亲自挑了一盏灯笼,安福明白主子的心思,便示意宫人们隔了远远一段距离,不紧不慢跟着。

叶卿至始至终都没说一句话。

萧珏偏过头看她,她畏寒,里面穿了羊绒缎袄,外边还系着一件红绒斗篷,斗篷的帽檐上缀了雪白的狐毛。

怀孕以来,她身上丰腴了不少,原本清减下来的脸,又有了原来婴儿肥的趋势。

戴上宽大的斗篷帽,倒衬得一张白玉似的脸愈发小了。

萧珏手一痒,就在她软滑白嫩的脸上捏了一把:“怎不说话?”

哪怕寒风凌冽,他手依然是温热的。

叶卿停下脚步,拍开他的手,还是不说话,只用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望着他。

萧珏知道她想问什么,却含笑劈开话题:“方才捏你的脸,发现清减了,这些天是不是又没有好好吃饭?”

叶卿没理会他的睁眼说瞎话,盯着他看了半响,问:“何时出征?”

他如实回答:“年后初五。”

叶卿点了一下头,没再问其他的,沉默着继续往昭阳宫走。

萧珏看着她的背影,心头有个角落钝痛,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口,只叹息一声追上前去。

*

因为边关兵败,民间的年过得如何叶卿是不知晓了,但宫里过得格外简单,甚至还没之前的中秋宴热闹。

先前准备好的歌舞戏班子也都撤了。

顾家只剩一个孤女,为了安抚顾家旧部,萧珏认了顾临昭当义妹,封为嘉禾郡主。

除夕夜太后还邀请顾临昭进宫守岁。

在此之前太后跟叶卿提到的时候,叶卿还感慨:“先前顾夫人为了女儿,不惜得罪叶家坏大兄名声。如今顾将军出事,她这样撒手人寰,留顾家姑娘一个孤女,倒是狠得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