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三十三回(第2/3页)

再后来皇兄殡天的消息传进了三清观中,他被师父叫进屋。

师父如是说:“容鄞,人这一生注定负重前行,有些责任自你出生起便是注定好的,当这大邺的帝皇、守护大邺便是你的责任。当年你来到观里,我便瞧你尘缘未了,如今也该是你回到红尘的时候。”

陆时鄞回到行宫,又被穆家的人接回了皇宫。

皇宫虽是繁华热闹,不管是夜里还是白天,灯火通明地宛若世间一切都该是这般清白敞亮。

可这里却是要比山上更让人觉得寒冷,纵使点燃了多少地龙与暖炉,都焐不暖。阴谋诡谲像是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只要稍有差池,他便会被打入万丈深渊,永无还生的机会。

这里有人希望他活是为了利,有人希望他死也是为了利。

他的生死在众人眼中一文不值。

唯有她不同。

在他看到她第一眼的那一刻,便被她眉角眼梢夹杂着掩盖不住的明快鲜活所吸引。那鲜活宛若冬日里奋力绽放的花儿,是他渴望而不得的生机勃勃。

他能真切感受到,她只是想他活着而已。

从她救下他的那一刻起,陆时鄞便下定决心,她所以渴望地、期望地、希望地,他都想一一为她实现。

所以如她希望地,他定要努力活着、好好活着。

沈初黛一一拿银针将菜品试了个遍,又细嗅了一番,这才心满意足地将银针擦干净又放回锦囊中。

她扬了唇:“陛下,可以吃了!”

沈初黛想了想还是补充道:“陛下,往后无论是吃食或是茶点,先是让太监试吃后再入口,这样妥帖些。”

她想及先前陆时鄞喝下合衾酒涂黑血身亡的场景,便觉得心口一阵寒意。

穆冠儒果然心计颇深,大婚之日皇帝与皇后的合衾酒,哪个太监敢不长眼地试喝?故而这合衾酒仅仅是用银针试毒,然而穆冠儒下的毒却正好是银针探查不出的毒,这才让陆时鄞中招,真是防不胜防。

对于这幕后真凶的处置,他们皆是心照不宣,此次只能剪其党羽,穆冠儒暂时是动不了的。

穆冠儒如此为所欲为,就是仗着背后有穆家的根基。

穆家百年前乃是帮着□□皇帝打下江山的开国功勋,穆家祖宗深知功高盖主的可怕,待朝局稳定便将手下兵权全部上交,赢得□□皇帝更深厚的信赖与重用。

后来“以文制武,文贵武贱”的国策被提出,穆家子孙也慢慢改武从文,一步步在大邺政治核心站稳。

时至世祖皇帝时期,穆家子孙虽是大权在握,登上首辅之位,但到底也没有现如今这般嚣张。

直到后来,世祖皇帝沉迷上了道教,而立之年便一心沉迷炼丹之术,不近女色,甚至鲜少踏入后宫。

那时候父亲守卫着边境,无暇也无法劝阻世祖皇帝。

穆冠儒的父亲穆思君见势抓住了好机会,不仅将连连上奏的御史打压了下去,甚至为了讨好世祖皇帝,到处搜罗修行得道的道士送进宫中。

还让那些破道士蛊惑世祖皇帝,说是卦象显示穆家女能助世祖皇帝道行大成。

世祖皇帝当时一心痴迷于道教,自是无法察觉端倪,穆思君趁机将穆家女即现在的穆太后送进了宫中。

穆太后进宫不过几年,本就子嗣稀薄的后宫,又莫名其妙死了几个成材的皇子。

偌大一个后宫男丁便只剩下先帝三皇子陆时旸,如今的皇帝七皇子陆时鄞得以存活下来。

大概是上天垂怜,穆太后便是极尽努力争宠、整治后宫,最终也未能生出男胎,只得了个宜欢公主。

待世祖皇帝死后,穆太后只能扶持三皇子陆时旸登帝,后来陆时旸殡天,便是轮到了陆时鄞。

经历几朝,穆家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早已深埋地下,同大邺的地基缠绕在一起,无法分割。

单是除去一个穆冠儒,只要穆家不倒,便会有无数个穆冠儒和穆太后。

更何况陆时鄞还未坐稳皇位,朝堂上没有丝毫根基,若是穆冠儒倒台,四方诸侯必定心生异心,更别说对大邺虎视眈眈的大夏与大梁诸国。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如今这闷亏便只能隐忍下来。

沈初黛饿了一天,桌上又皆是合她胃口的吃食不由多吃了些,她吃完方才去瞧陆时鄞,见他早已放下了筷子,如墨渍浸染的眸子深处尽是笑意:“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