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5/7页)

“往这边挪一下。”陆常林吼了一嗓子,等工人挪好开始拉起风车,这才松了口气回到苏绾身边,“看这天气,怕是又要下雨,到时候还得去查哪里的虫子比较多。”

连续晴朗了六天,再下雨虫子会更多,他们人手不够没法处处盯着。

送过来的鸡苗鸭苗,都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百姓,让他们放养,总数有一万多只。

“这是小事,靖安境内四十个镇子,一千多个村子我都在当地安排了人盯着,不管哪里出现大片的虫子,他们都会第一时间传消息过来。”苏绾失笑,“银子得你来支付。”

她每到一处就找当地的百姓负责此事,发现虫子大量孵化就送信到靖安县衙,消息准确可以领四百文铜钱。

“银子?”陆常林愣了下,回过神随即失笑,“没问题。”

这办法非常好,不用户部招人做事,而是让百姓自己去盯着,出了问题百姓比官员更着急解决。

“贺大夫的实验也该出结果了,我过两日回汴京。”苏绾仰起脸,掩在帷帽下的双眸清澈透亮,“剩下的事交给你,等这场雨过后就能知晓下一步要做什么。”

已经三月了,气温回升再来几场春雨,土里的虫卵孵化更快。

还得注意雨量,大旱之后必有大涝,不能掉以轻心。

有她实地探查后新开的水渠,只要能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全部修好,发生水患的可能性很低。

“放心。”陆常林放松下来,想说赵珩已经到了靖安,还没开口就看到几匹马朝着这边飞奔过来。

苏绾也看到了疾驰而来的骏马,马上的身影熟悉又陌生。

两个半月,他们一次面都没见过。

陆常林不说北梁到底有没有出兵,她也没问,只做好自己该做,无愧于心。

可是看到赵珩,她的心跳还是乱了,胸口酸胀难忍。

她喜欢他。

喜欢和他在一起时的轻松愉悦,喜欢他放下帝王身份后意气风发的模样,喜欢他偶尔流露的天真。

她不知道这样的喜欢算不算爱,却从未想过要跟他分手。

从未想过换一个人去喜欢。

也不会再有人能像赵珩这般包容她。

“是陛下和萧将军等人。”陆常林不明所以,“像是有事。”

苏绾略略颔首,没吱声,掩在帷帽下的眸子隐隐发红。

赵珩转眼到了跟前,他从马上下去,几个箭步冲到苏绾跟前,拿走她头上的帷帽用力将她抱进怀中,哑声呢喃,“舅舅的骸骨拼全了,我没有出兵北梁。”

没有她反对自己出兵,北梁如今已是狼烟四起,怎会是眼前这番忙于春耕的热闹景象。

满朝文武,无人反对出兵。

他们都清楚,宋临川会和他皇叔联手御外,甚至做好了打上一年半载的准备。

便是谢丞相都建议立即行动,兵贵神速。

谢家满门忠烈,折在北境的就有六人,这也是谢丞相不同意谢梨廷从军的原因。

只有苏绾不赞成出兵,还理智的跟他分析,这一仗为什么不能打。

他知道她的分析在理,只是当时没法冷静下来,没法要求她同仇敌忾。

那晚回宫后,他一个在春语阁上站了一夜,最终还是决定出兵,并亲自来了赤虎军大营。

抵达大营当晚,安插在东蜀的探子和守着南境的谢梨廷,同时来消息。

东蜀方面,宋临川在边境预留了五万精兵,只要他们入境东蜀便会立即停止内战御外。

南诏的散兵游勇也在南境聚集,随时会趁着南境兵力不足,杀入南境。

看罢消息,他想要出兵的决心便动摇了,冷静反思出兵是否可行。

靖安灾情未解,北境的百姓刚安稳半年,南诏散兵随时背后补刀。便是一年半载内踏平了东蜀,北梁也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伤敌一千自伤八百,此战不值。

他与表兄讨论许久,最终只派了一支精锐过去,将舅舅埋骨他乡的骸骨带回来。

苏绾说的没错,舅舅守卫北境是希望北梁可以安定,自己一意孤行为他报仇,北梁又会陷入战乱。

他好容易压下去的朝臣,也会趁乱结党把持朝政,鱼肉百姓。

这不是他这些年隐忍不发,极力登上帝位的初衷。也与自己想要将北梁,变成太平盛世的理想背离。

“玄黎。”苏绾艰难仰起脸,抬手抚上他布满胡茬的俊逸脸庞,“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