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5页)

她咋听老二家的干的这个越听越觉得不大靠谱呢?

“卖啊,咋不卖。”陈柔道:“到时候我们搬进城了,后院那鸡圈大哥你可以过来修修,修大点,给大嫂养鸡用也可以,大嫂你把卫生搞好了就行。”

“不用你的,屋子你们走前啥样的,回来就是啥样的。”韩大嫂摆手道:“我自己养家里,不然容易招贼。”

陈柔点点头。

韩大哥说道:“要是外头买卖不好做,回村里来也挺好的,总归能把孩子们养大。”

“你大哥这话说的没错,别到时候那边生意不好做还没脸面回来,啥脸面都不如肚子吃得饱重要。”韩大嫂也道。

虽然不想唱衰,但韩大嫂是真不看好进城里做吃食,名声那么响亮的国营饭店又不是摆设。

“我知道。”陈柔笑了笑。

韩大哥韩大嫂没多留,也就回去了。

他们才走,队长媳妇陈爱弟大贵媳妇她们那些人也都过来了,七嘴舌问起搬去城里的事。

尤其是对去城里做生意这件事,都是非常不解。

“孩子们也这么大了,我就想去闯闯看。”陈柔说道。

“你闯啥,你有国斌叔呢,他个工资就够养活大家子的,你这去了城里做生意,他同事要是看不起他咋办?”大贵媳妇说道。

这会子是开放了不假,新政策也从去年就下来了也不假,也是春风刚吹过来,很多人压根就没这方面意识。

那些有的这方面想法的则是在保持观望,所以都没当这个出头鸟。

其实要是陈柔跟本土样的,这时候她也不定就会进城做生意,怎么着都得等大伙都干了再干。

在本质上她其实是个保守派,并不冲动。

不过这不是多了和平年代的记忆么,知道打从开放后就开始腾飞了,不存在还有什么波折,不会再倒退回以前的日子。

所以就决定干了。

不过就眼下来说,做生意的确是受人看不起的,但这种看不起只能维持个两三年。

之后确定了局势,下水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了,等往后就能成为趋势了。

“铺子里还打算卖鸡蛋啥的,大家要是有鸡蛋也可以给我留着,我让国斌每七天回来载次。”陈柔说道。

“我听周珍说你是要去卖包子啊,咋还卖鸡蛋?”队长媳妇陈爱弟不由道。

“铺子开在那,卖鸡蛋也就是顺便的事儿。”陈柔说道。

这是她打算好了的,做包子也可以做韭菜鸡蛋馅的,哪怕卖不了也能消耗得了,所以这鸡蛋跟其他物资样,都是要收的。

大伙从她这打听了不少事儿,然后才回去的,没办法,实在是新奇,毕竟这是他们村里头个搬出去的。

还是去城里做生意,这可是不般,不过很多人都不看好就是了,觉得韩国斌实在太惯着他媳妇了,这不是胡闹吗?

好好的日子这么过着不就挺好?听收音机里说开放了要发展经济了,就紧着京城开铺子去。

老屋那边,宋晓玉下班回来才从韩国林这听到这事,人就愣住了:“二哥二嫂大家子都要搬去城里了?这是啥时候的事儿?”

“就今天回来就说了,村里如今都传遍了。”韩国林说道。

“真要搬?”宋晓玉不由道。

“我跑过去问二哥,二哥亲口说的,还能有假啊?”韩国林道。

“那咋好端端的,突然就说要去城里呢?”宋晓玉道。

“二嫂说要去城里做生意卖包子。”韩国林道。

“卖包子?二嫂咋想到去卖包子了?”宋晓玉忍不住道。

“咋想到?还不是白折腾!”听这话,韩母冷笑道:“老二那个没出息的耙耳朵,他娘们说啥就是啥,有那个钱让他娘们白瞎还不如拿过来孝敬他爹娘!”

听着村里人说的那些消息,韩母那脸色就没好过,这不是白瞎钱啥叫白瞎钱?

韩母说完又看向韩父,道:“当家的,等老二回来了,你可得过去找他说说去,还能由得她个女人翻了天不成,个婆娘不在家干活带孩子,还抛头露脸做生意,也不嫌臊得慌!”

“分家了,管那么多干啥。”韩父抽着大烟,眼皮都不撩下。

他还是这话,已经分家了,那就是两家事了,没理由再去管。

“分家了怎么着,分家了他就不是咱儿子了不成,他要当耙耳朵惯着他那婆娘,你干脆去跟他把钱要过来咱收着!”韩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