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霸道村姑成壕路28(第4/7页)

“那边既然没意见,咱就按照这里的风俗来办事儿了?”钱爸最终确认道。

卫斯年欣然点头,没有一点意见,全凭二老安排。

钱妈顿时一乐,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当即欢喜地提醒说,“好孩子,还叫叔婶呢,该换个称呼啦。”

卫斯年看了眼没反对的钱宝芳,立马应声笑着喊了声爸妈。

钱爸钱妈哎哎应着,高兴的满面红光。

稍后,卫斯年特地空出一天时间陪钱宝芳在县城里逛街转悠,还去郊外新建的工厂里参观了一圈,最后回来趁着民政局工作人员下班之前,两人过去把证领了。

钱宝芳在这之后被他领到了县城府的干部宿舍,后者打算将其改装成新房,以后两人一起住。

虽然卫斯年分到的只是一室一卫的房子,但空间不算小,隔一下能分出个小客厅和卧室出来,而且还有小阳台,门外也有地方能放个火炉子当厨房,不想做饭的话也可以直接吃县政府食堂,瞧着挺不错的。

然而钱宝芳其实更想在县城买个带院子的房子,然后不仅能当新房,还可以把爸妈接过去一起住。

让她和卫斯年住在县政府大院的筒子楼里,却放钱爸钱妈在医院家属院的杂物小平房住着,钱宝芳不能安心。

卫斯年了解了她的想法后查了查近些年上头下发的政策资料,然后拿着去和县领导谈了下,回来告诉钱宝芳,买卖房子的条例,上面其实已经通过了,但具体实施起来进度比较慢,至少他们这边的小县城还没开展到那一步。

不过也不用等太久,县里很快就会将这些利民政策一一提上来实施下去,届时不管是买铺面还是小院子都可以。

在此之前,新房只能先布置在他的宿舍里了,等以后时机到了再买房子搬家。

钱宝芳再没有不满意的,回去和爸妈将此事一说后就开始积极地布置新房,将那一室一卫的房间改造成她心目中的样子。

卫斯年则搬去和同事暂时挤一挤,并找来了建筑材料和工人按照对象的意思装修,不用几天就弄出个差不多的模样。

等到收拾妥当,新房就晾在那儿通风,只等两人结婚后搬了嫁妆过去铺床热灶。

又一年秋收来到时,卫斯年直接请了婚假,然后同钱爸钱妈他们一块回去,准备先帮忙收秋,然后再摆酒席办婚事,重要的事一件不落下。

反正村里新建的房子中本就有两人的房间,这会儿回去农忙不怕没地方住。

于是钱爸钱妈索性关闭店铺,挂上个回家收秋的告示牌就包袱款款地回村了。

同时,钱宝芳也查看了一番自己的两家服装店,敲打一下看店的人,随后和卫斯年一起跟着回去。

王中华那些人则是留了几个看铺子的人,剩下也同钱宝芳家一样纷纷在秋收前回村忙农活。

他们这群人相当于是体体面面衣锦还乡回来的,受到乡亲们热烈的欢迎,围上来恭维说好话的不知凡几。

众人这么热情,王中华作为村支书儿子,索性就由他牵头,让外出做生意挣到钱的人凑份子摆了一场酒席,宴请诸位乡里乡亲。

一个是感谢他们不在村里的时候,大家伙对家人的帮忙照顾。

另一个也是为接下来繁忙的收秋加油打气。

钱宝芳家里四个人平时都在外,除了钱爸钱妈每月里偶尔会回来往家里田里瞧上一眼,其他时间大都多亏了邻里帮忙看着院子和地,不让那些极品亲戚霍霍了。

所以这次凑份子办酒席,他们家也不小气,直接送了五十块过去。

除此之外,钱妈还特意将带回来的水果零嘴一兜兜分出来,往周围的邻居家送,最后剩下的再给村支书王叔家送一些,不论是他家自用,还是到时办酒席端上桌招待乡亲都使得。

对于这个安排,钱爸没反对,当时决定把他店里这些没来得及卖完的货带回来就是这样的意思,随便钱妈支用。

要说以往钱爸钱妈可没这般巧心思,也肯定舍不得白白把打好的东西往外撒。

但现在两人不是都长过见识了么,一家人都在县城里开店做着生意,家中每日大把进项,眼界和底气早已养的不一般,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像人情往来这事儿,不用钱宝芳多提醒,他们自己就做的妥妥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