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5/7页)

两孩子直愣愣的盯着苏志峰。

连徐美丽和苏志强也瞪眼看着苏志峰,就怕苏志峰摇头。

好在苏志峰点头了,“是啊,你们小姑说了,这事儿定了。要去谈出版的事儿了。”

“太好了!”苏宝刚一下子蹦的老高,苏宝明也跟着尖叫,“出版啦,出版啦!楚楚姐姐太棒啦。”

徐美丽不敢置信道,“真的假的,你们写的东西还能出版?”她家傻儿子啥水平,她可是知道的。

宋楚道,“大伯娘,这是真的。”

徐美丽眼睛一下子就红了。真正的喜极而泣。高兴的都不知道说啥了。

苏志强嘴角往上面挑着,想装淡定,怎么也压不住。

苏志峰咳了咳,“哥,你想笑就笑呗。”

苏志强这才憋不住的笑开了,没去抱儿子,倒是把宋楚给抱着举了举,“咱家楚楚可真是小福星。”然后掏钱往宋楚兜里塞,“去买糖吃去。”

宋楚咧着嘴笑。

离开苏宝刚家里,又赶紧去了苏宝亮家里。

比起苏宝刚那边,苏宝亮和苏宝芳这边更加惨淡。两孩子心情本来就不好,他们妈妈冯姗女士对孩子还特别严格。管什么高兴不高兴的,都得抓紧学习。什么出不出书的,别做梦了。

宋楚来的时候,两孩子眼里都含着泪。

等宋楚说了好消息之后,两孩子眼里的泪水都流了下来,眼巴巴的看着自家妈,“妈,你听到没,咱们的书出版了。咱们没做梦!”

冯姗:“……”

苏志国高兴道,“啥时候出,到时候我去买几本送给部门的同志,他们家里可都有娃呢。”

宋楚认真回答道,“快啦,过几天咱们去省里谈。”

“看看,咱家楚楚真有大将之风。”苏志国摸了摸她的脑子,从兜里掏出钱塞宋楚兜里,“去买学习用品去。”

宋楚摸了摸自己的小口袋,脸上一脸笑容。

书上说了,长者赐不可辞呢。

谈出版的日子定在了周末。总不能耽误孩子学习。孩子们又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了。

而且书还没出呢,就被几个孩子宣扬的全校都要知道了。

吴老师还找宋楚谈话,问是不是真的。宋楚本来还想低调来着,这会儿也不得不承认了。

吴老师立马去报告给了校长。

校长道,“那书写的咋样?”

“不知道,我也没看稿子。但是听说是写的不错的。江博同志也参与了。”

一听江博的名呢,校长立马有信心了。现在江博的稿子隔一个星期就要在报纸上面登,简直就是报纸常客了。在校长心里,江博出品,必属精品。而且这还是他们学校学生写的,那当然是要支持的。“等书出来了,咱全校学生都要看。还要写读后感。”

吴老师:“……”

……

宋楚等着去省里谈出版的这几天里面,平安县下达了几个通知。一是救济粮下来了,让老百姓监督。二是县里要人工下雨了,注意家里最近别晒东西。农村要做好庄稼防护工作。三是全县的车子最近在进行改造。公汽使用比以前要减少了。

这三件事儿差不多都和马兰他们有关系。

救济粮下来了,这说明市面上和黑市里面的粮食供给要充足一阵子,他们准备多囤积粮食了。以免过阵子粮食又要不够吃了。

而人工降雨和县里车子改造,基本上都是和江博相关的。

马兰和苏志峰领着两孩子,揣着粮票去了供销社抢购粮食。一家四口都出动了,连宋楚和江博都拎着小袋子排队。

前后的老百姓们则在谈论人工降雨的事儿。

“这人工还能降雨呢,这以前咋能搞哟,现在咱连这都做出来了,咱国家是真的强大了。以后咱可不怕干旱了。”

“是啊,听说县里车子改了之后,以后跑的贼快。”

“这日子啊,眼看着就要好了。”虽然饿了两年了,可老百姓们都很容易满足,稍微一点好事,都能让他们继续生出信心来对抗恶劣的生活境况。

一家四口里面,除了江博之外,其他人听的与有荣焉。马兰揉着自家儿子的聪明脑袋。宋楚则高兴道,“小博哥,听到没,高兴不?大家都在夸你呢。”

江博道,“没什么高兴的,我也不是为了他们。”

宋楚道,“你为国家做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