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2/3页)
那手链款式很精巧,有一枚嵌着珍珠的指环,用来戴在中指之上。
“阿瞳,给你的!我们这一趟出门可真是惊心动魄,不能不留一些纪念。”玉襄眼睛亮亮道:“我觉得这个很适合你!”
风夕瞳微微一愣,笑着收下了:“谢谢。”
她当场戴上了指环,玉襄帮她在手腕处系好搭扣。白皙如玉的手背上,三道珍珠细链自指环勾连起手腕处的珠链。
珍珠如玉,细链纤柔,尽显女性的温婉柔美,又平添一丝娇俏。
风夕瞳望着玉襄,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的朝她挥了挥手,目送她在莲台上远去。
直到那朵莲花已彻底消失在了天际,她才垂下眼眸,自储物手镯里,唤出了一瓶盛着一滴血液的透明水晶瓶。
这是白秋寒的血。
她方才将他拉走时,不动声色的偷偷留了一滴。
咒杀一个人,会留下痕迹,风夕瞳不愿冒险——他身边如今有着上阳门广寒峰的首席弟子,若是追查而来,就非常麻烦了。
更何况,一滴血也远远不够。
但至少,她能下一个禁制。
风夕瞳原本早已想好了要下达怎样的禁制,却在看见手上的珠链时,又微微动摇了。
要改成“不许伤害玉襄”吗……?
但他们前往上阳门,那里高手众多,玉襄的几位师兄又都对她极好,她还有个那样……那样强大的师尊坐镇……
白秋寒是绝伤不了她的。
风夕瞳犹豫了片刻,终于说服了自己。
“以血为引,应咒而去。”她决定不改变自己原本想要下达的禁制。
“……以‘龙’为禁,不可言论。”
……
“看!”莲花台上,玉襄送别了风夕瞳以后,自知对白秋寒,大约是没法弄出什么“惊喜”了。便干脆大大方方的从储物手镯里,拿出了一把通身金黄,竟是以黄金为鞘,宝石为缀的华丽弯刀——那是中原从未见过的样式。
刀身狭窄,一弯玲珑曲线,优雅秀美,拔刀而出,寒光冷冽,刀身薄而锋锐,一线刀光如雪,清亮如水,宛若艺术品,而不像凶器。
玉襄道:“这是我为你选的,你喜欢吗?”
白秋寒微微一愣道:“为我选的?”
“嗯!”玉襄点了点头,弯了弯眼睛,“我觉得它跟你很配!就像那串珠链跟阿瞳很配一样。”
他并不喜欢这样金光灿烂,华丽精美的东西,因此也很难想象,在旁人眼里自己会与这般华光万丈的器物相配。
白秋寒忍不住问道:“哪里配?”
玉襄便“锵”的一声拔出了那柄弯刀,一脸认真道:“少年鲜衣怒马,腰挎宝刀。正是满楼红袖招,春衫薄。难道不是意气风发的好意象?”
白秋寒弯了弯唇角道:“为什么不是腰挎宝剑?”
“唔……不知道。”玉襄瞧了他一眼,感觉有些说不上来,“我觉得你不适合剑……你也不适合刀。中原的刀都好粗狂,你却是个灵秀人物。”
她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黄金弯刀,然后不知怎么的,突然盯着樊湘君,在他与白秋寒两人之间来回打量,猛地灵光一闪,终于想通了——因为白秋寒身上有一股不羁之气!
原本她还没怎么觉得,但与樊湘君站在一起后,这样的对比就非常强烈。
名门正派培养出来的弟子,一言一行,皆是一板一眼,凛然正气,不可侵犯,正如长剑,为器中君子。
所以玉襄一想起白秋寒佩剑,便觉得违和。
而这把“阿拉伯弯刀”,带着浓烈的异域风情,优美、与正道君子的风格迥异、不羁之中,甚至还带着一丝俊美的邪气。
想明白了以后,玉襄顿感念头通达,她遗憾道:“你不喜欢这柄弯刀吗?”
“不,只是从没有人这么说过我,所以我一时好奇。”白秋寒察觉到了她的失望之色,当然不可能拒绝她的礼物。
他微笑道:“我很喜欢。”
他接过那柄弯刀,低头仔细的配在腰间。
待到佩妥,少年扬眉一笑。
他眉目俊美,紫衣金刀,当真是神采飞扬,叫人心动。
樊湘君瞧见自家小师妹咬着嘴唇,弯起了眼睛,露出了些许羞赧之意,移开了视线。
他不动声色,收回了视线。
……
不多时,莲花终于降落到了上阳门的山门。